中新網2月19日電(記者 劉旭輝)春節剛過,二手交易網絡平臺異常火爆,“春節禮品轉讓”、“轉讓年貨”成為熱搜關鍵詞。網友們通過轉賣、交換等方式減少浪費,也給有需要的人帶來實惠。同時,禮品二手交易存在一定風險,買家需要警惕各種騙局。 “春節二手貨”市場火爆 數碼產品折扣大 根據中國傳統習俗,春節走親訪友少不了各種各樣的禮品。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禮品的種類,早已突破了糕點、水果、飲料、保健品的范圍,數碼產品、化妝品、購物卡等,成為節日禮品中的“常客”。 面對親戚朋友送來的禮品,用不著該怎么處理?退回去顯然不合適,在互聯網時代,很多人選擇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轉賣或者互換。春節的喜慶氣氛還未散盡,在一些主流二手交易網站、社區、論壇上,禮品交易非常搶眼。 在淘寶網二手閑置交易市場“閑魚”上,搜索“春節禮品”、“禮品轉讓”等關鍵詞,有百余條相關信息。例如,賣家“chaoyu”正出售一臺某品牌筆記本電腦,在網頁的顯著位置,標有“春節禮品轉賣”的字樣。據介紹,這款電腦原價4399元,“九九新,箱說全”,賣家欲以3100元賣出,便宜三成左右。 購物卡轉讓也是二手交易的“大戶”。網友“大嘴猴”稱,有5張1000元額度的超市購物卡,自己用不完,想950元賣出,不能提供發票,但是支持先驗貨后付款。另外一位網友稱,春節前買入一批購物卡,準備過節送客戶,沒想到過完節還剩很多,準備低價轉出。 除了直接轉賣,互換也成為網友們熱捧的方式。在豆瓣網的二手交易小組,網友“歌劇院的野味”表示,收到舅舅贈送的耳機,“好man,不是太喜歡這配色,想賣了,買個玫瑰粉色的。”這款耳機在專賣店售價788元,她愿以600元出手。網友“期待未來”想出手一套某品牌護膚品,“超靠譜的親戚送的新年禮物,自己用著不合適,發現是假的我當面吃給你看!”這兩位網友均表示,如果對方也有想出手的同類產品,可以相互交換。 在58同城、趕集網、百姓網等網站上,近期二手禮品交易也出現一波高峰。記者留意到,手機、電腦、耳機、運動手環等電子產品最為多見,折扣多在7折到9折。人參、冬蟲夏草、阿膠、雪蛤等滋補品也頻頻現身,不過,這些產品的折扣相對較低。 求購購物卡的信息非常多。圖片來源于58同城網站。 二手禮品買賣有風險 別光顧著便宜 手機高居節后二手市場榜首,用相對較低的價格,買到一款全新手機,對于有需求的網友而言,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不過,多數賣家表示,由于是別人贈送的禮品,不能提供發票。中新網生活頻道提醒網友,發票涉及到產品的售后服務等,購買二手手機要多留意。 發票對手機的保修究竟有何影響?中新網生活頻道咨詢了幾款常見手機的客服。蘋果客服表示,國行版機主需要提供購機發票、包裝盒和保修卡,才能享受保修服務,發票的復印件或者照片均無效。“沒有發票的,如果確實為正品,建議到直營店維修,但是每個城市的直營店數量有限,一般很能預約到名額。” 三星、華為、小米手機的客服則表示,在機主不能提供發票、手機非人為損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查詢手機的出場日期的方式,提供一年加90天的保修服務。 此外,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交易時,要注意防范騙局。一般來說,商品價格低的離譜,賣家的注冊時間很短、級別較低的,要特別留心。在談交易的過程中,如果收到賣家發來的“實物照片.rar”、“EXE文件”或沒有后綴名的“照片文件”,都很有可能是帶有病毒的文件,需要謹慎點擊。對于同城線下交易,最好約定在人流較大的公共場合,避開偏僻、不熟悉的地方。(中新網生活頻道) |
相關閱讀:
- [ 02-15]十大城市主城區二手房繼續漲 廣州漲幅平緩
- [ 02-15]京城二手房市場正月回暖 新房連續八年春節期間零開盤
- [ 02-14]"80后"成買北京二手房主力軍 平均月供達1.6萬元
- [ 02-05]80后成買二手房主力軍 平均每月還1.6萬元貸款
- [ 02-03]福州去年二手房成交量上漲 成交金額反超一手房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