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19日報道,將兩種現有抗生素合在一起使用,有可能比單獨使用個別抗生素更有效消滅病人血液內的“超級病菌”。新加坡3家公共醫院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及以色列的醫療機構合作,展開跨國試點項目,以確定“合成抗生素”對抗一般在醫院內傳染的“超級病菌”的功效。 參與試點項目的3家公共醫院為陳篤生醫院、新加坡中央醫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 這里所指的“超級病菌”是能夠抵抗包括青霉素在內多種抗生素的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黃色葡萄狀球菌(MRSA)。 陳篤生醫院傳染病與流行病學研究所傳染病科副教授賴建文高級顧問醫生指出:“一般上30%的人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帶菌者,這種病菌相當普遍,通常會出現在人的皮膚與鼻子里。” “當病菌進入血液時,病人就感染‘超級病菌’,癥狀包括發燒、血壓降低甚至可能染上敗血病,約三成病人甚至會死亡。”賴建文還透露,洗腎病人與癌癥病人較有可能受感染。 目前,多數醫院會使用抗生素萬古霉素(vancomycin)治療“超級細菌”病人,一天藥費為8新元(約37元人民幣),一般須用上2星期,若出現嚴重并發癥如骨頭、肌肉感染,則須接受約6星期的治療。 不過,澳大利亞有研究員與醫生耗時4年,于2015年完成針對60名染菌病人展開的研究發現,若合并兩種現有抗生素,即萬古霉素與鄰氯青霉素(Cloxacillin),“合成藥”能更快速地消滅病人血液內的病菌。 參與這項研究的澳大利亞孟席斯健康研究學院傳染病醫生唐以正副教授說,萬古霉素一般能在3天內消滅病人血液內的病菌,而“合成藥”2天內即可。他還強調,更快速消滅血液內的病菌能避免病患出現嚴重并發癥。 為進一步證實“合成藥”的殺菌功效、能否減少患者死亡率與復發率,新加坡3家公共醫院將從下月起陸續展開試點研究項目,希望能在未來4年召集220名染菌病人加入計劃。 一些病人將照舊使用萬古霉素,另一些則會用“合成藥”。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及以色列的另220名病人也會參與計劃,預計2019年時能得出結果。 這項跨國試點研究計劃獲得新加坡全國醫學研究理事會與澳大利亞全國保健研究會聯合贊助,參與計劃的病人無須支付2個星期的抗生素與驗血費用。 |
相關閱讀:
- [ 02-01]母親心臟手術后感染細菌 子女在等媽媽回家過年
- [ 01-21]調示:高級酒店未必更干凈 細菌比學校還多
- [ 01-13]大學微生物學教師“腦洞大開” 讓學生用細菌作畫
- [ 12-04]細菌戰中國受害者家屬遭拒簽 日方被批濫用權力
- [ 12-04]部分超低價羽絨服填充物無羽絨 飛絲含有細菌
- [ 11-20]中國人體內發現超級細菌基因 對抗生素耐藥性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