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浙江省衛計委通報,浙江首次確診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男性,38歲,義烏人。 過年前,記者就曾對在美洲肆孽的寨卡病毒進行了報道(詳見2月4日A15版),向大家詳細介紹了這到底是個什么病毒,有什么危害。 春節長假結束,我國確診了兩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詳見2月16日A3版),沒想到這么快,寨卡病毒就出現在了我們身邊。 我省的這個病例是怎么感染的?他現在情況如何?會不會傳染給其他人? 昨晚,錢報記者采訪了浙大一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大國際醫院感染科專家李蘭娟,她讓大家放心,這個病毒對人體的影響就等同于一次發燒感冒,當然前提是你不是孕婦。 被薩摩亞的蚊子叮了一口 義烏男回國途中發燒了 根據浙江省衛生計生委的通報,這位患者是38歲的男性,義烏人,今年2月2日去斐濟和薩摩亞旅游(斐濟和薩摩亞為疫情發生國),2月15日返回義烏。 患者自訴,在回國途中出現無明顯誘因的發熱、畏寒等癥狀,在薩摩亞旅行期間有蚊蟲叮咬史。 省衛生計生委根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關于患者入境時健康檢疫、檢驗的相關信息通報,立即組織開展應對工作,將患者轉運至義烏市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昨天,中國疾控中心復核檢測患者標本寨卡病毒核酸陽性。專家組根據患者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患者標本檢測結果,確診該病例為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省衛生計生委按照寨卡病毒病防控相關要求和診療方案,組織流行病學和臨床治療專家,積極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病例隔離治療、宣傳教育、風險評估等工作,加大疫情和蚊媒密度監測力度,切實防范疫情擴散蔓延。 “患者還在醫院,但已經退燒了。”昨晚,李蘭娟告訴錢報記者,因為病情很穩定,所以浙大一院、浙大國際醫院等專家們都沒有趕到義烏去,不過早在國內出現首例感染者之前,這些醫院就已經早早準備好了。 “比如我們的實驗室,只需要三四個小時就能檢測出是否是寨卡病毒。”李蘭娟透露,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如果收治了沒有明顯誘因的發熱癥狀,都會詢問病人有沒有去過南美等寨卡病毒疫區,真發現了這些病例,也能在最短時間里做出確認。 半個月出現三例病例 醫生說曬曬太陽也能預防 才半個月時間,國內就已經確診了三例病例,寨卡病毒會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在李蘭娟看來,大家大可不必為這些事情擔心。 寨卡病毒不像H7N9那樣人傳人,而屬于蚊媒傳播疾病,主要是通過伊蚊叮咬感染,現在冬末春初,尚未進入伊蚊活躍期,這樣的輸入病例引發傳播并進一步擴散的風險較低。 而且寨卡病毒的抵抗力實在是弱了些,“60攝氏度的高溫,30分鐘就能滅活,紫外線也能滅活。”李蘭娟說,像曬曬太陽這樣舒服的事情,也算是對寨卡病毒的預防了。 如果大家被這些可惡的蚊子咬過一口,感染上了寨卡病毒,也不用擔心,只要你不是孕婦,它對你的影響就等同于一次發燒感冒,“不會像H7N9那樣重癥病例這么多,2~7天就會好。”李蘭娟說。 寨卡病毒會導致胎兒小頭畸形,相當于病毒影響了孕婦和胎兒的神經系統,造成頭部無法正常發育。所以省衛生計生委特別提醒孕婦及計劃懷孕女性,近期要慎重考慮前往發生疫情國家和地區。 因為這種病毒屬于蚊媒傳播疾病,換句話說蚊子是罪魁禍首,所以大家對寨卡病毒的重視,應該轉換成如何防蚊。之前,相關的專家通過錢報也進行了相應提醒,蚊帳、蚊香、花露水就可以早早備起來了,一旦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告知醫務人員相關旅行史。如果你最近一定要去寨卡病毒病比較流行的國家和地區,務必注意做好防蚊措施。 |
相關閱讀:
- [ 02-19]浙江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確診病例后續:同行人檢測中
- [ 02-19]中國內地確診第三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 [ 02-19]寨卡病毒病例輸入風險持續存在
- [ 02-19]世衛組織冀獲得5600萬美元捐款抗擊寨卡病毒傳播
- [ 02-19]對抗寨卡病毒有“生物武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