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利好接踵至 助推樓市去庫存
2016-02-20 09:42:2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住房交易市場更為活躍 一般而言,有三大因素影響購房成本:限購、貸款、稅收。近來,涉及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接二連三。先是將非限購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下調至最低20%,其后上調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這些政策一方面降低了購房成本,也釋放出寬松的房市政策信號。業內人士表示,接連出臺的政策將大大活躍房地產市場交易。 首先,政策在刺激需求的同時,也從供給側增加了住房供給。如果說降低契稅有利于買方降低購買成本,那么營業稅的優惠則有利于賣方降低交易成本。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住房持有人的售房意愿,進而大大增加房屋供給,為二手房市場交易帶來新的活力與動力。 其次,政策將有利于二三線城市去庫存。無論是從銷售量還是從庫存量來看,二三線城市都面臨著較大的去庫存壓力。因此,此次稅收調整更加突出了差別化的政策調控,比如有關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契稅優惠政策,及有關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在北上廣深四地不執行。“無論是針對供需雙方,還是區域性政策特色,都體現了稅收政策精準發力,促進房地產市場結構調整、健康發展的特點。”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 此外,此次政策調整還將降低管理難度,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以前,無論是契稅和營業稅都得區分普通住房與非普通住房,每個地區標準還不太一樣。比如上海,除了全國統一的140平方米的標準,還附加有房價、地段和樓層因素,操作過程比較麻煩。如今,標準統一,操作簡易,利于管理。”朱為群表示。 不會造成地方財政收入困難 隨著近幾年房地產市場交易量下降,契稅等房地產稅收及土地出讓收入等告別兩位數增速,出現連續下滑趨勢。數據顯示,2015年契稅、土地增值稅、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分別同比下降2.6%、2.1%、21.4%。在這些關系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房地產交易環節減稅會否加劇地方財政吃緊的狀況? “這要算‘大賬’。從面上看,可能會暫時影響稅收收入。但通過減稅刺激交易量增加,穩定房地產市場,稅基擴大后自然就增加了稅收收入。這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操作得當,不僅不會造成地方財政收入困難,還有可能為地方財政增加穩定的增收渠道。”張斌說。 白景明認為,此次政策調整將更多激發房地產市場活力,促進市場長遠健康有序發展,而這才是未來形成地方優質稅源的重要動力所在。 也有專家認為,此次調整還將對未來稅收改革產生重要影響。相對于整個稅收收入來說,這兩個稅種收入額度并不算大,但調整后統一了稅率,則有助于為下一步推行房地產行業營改增做鋪墊,進一步促進房地產行業以外的其他產業轉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日報記者崔文苑) |
相關閱讀:
- [ 02-16]福州:2016年深化財稅改革 持續加大民生投入
- [ 02-16]政策工具箱將現組合拳 財稅并購等領域或推新政
- [ 01-30]供給側改革政策加碼:財稅改革成重中之重
- [ 01-26]李克強主持召開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座談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