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遠征軍將領沈昌之女憶父抗戰路:搶修滇越鐵路 穿越野人山 中新社昆明2月21日電 (記者 胡遠航)“1942年6月,衣衫襤褸、不成人形的父親爬出了野人山,回到昆明。可還沒好好休整,他又馬不停蹄去視察滇越鐵路。中元節那天,父親終于回來了,在慶祝全家團聚的晚宴上,他說了句眼睛疼,就倒了下去……” 21日,來云南尋訪父親遺跡的旅美華僑沈蓓,向中新社記者講述她的父親——中國遠征軍將領沈昌的抗戰故事。此行,她將重走父親的“遠征”之路。 “父親的足跡,也演繹著整個國家歷史的變遷。我想追尋更多的記憶。”沈蓓說。 在昆明郊區的小石壩,沈蓓將國家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獻給父親。這里是沈昌抗戰之路的開端,也是其安息的地方——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后,時任北寧鐵路局局長的沈昌緊急受命,出任川滇鐵路公司總經理,兼敘昆鐵路工程局長和滇越鐵路線區司令部籌備組主任,負責滇越鐵路軍事運輸和鐵路搶修工作。 “接到調命后,父親只身從南京到昆明任職。隨后,我和母親也搬了過來。”沈蓓回憶說,“住在小石壩的時光,躲日軍空襲警報是生活的常態,父親忙于公事,母親為方便帶我躲空襲,給我做了件像被子一樣的棉衣。” 1940年9月,日軍侵占越南。為防止日軍利用滇越鐵路進犯云南,中方對鐵路實施軍事化管理,成立了隨軍鐵路特派員公署,沈昌被任命為特派員。1942年,沈昌以遠征軍中將司令的身份,前往緬甸前線,負責軍運。 1942年4月,遠征軍首次入緬甸因為盟軍配合不力,戰斗失利,沈昌受命帶領重要物資、工程人員撤離,選擇了一條無比兇險的回歸之路——穿越野人山原始森林進入國境。密林、毒蟲、瘴氣……最終,3萬多遠征軍倒在了野人山。 “和父親同期活著走出來的僅三百余人,衣不蔽體、不成人形。”沈蓓轉述父親的回憶說,“撤離時,為防日軍狼犬跟蹤,只能晚上在水里、密林行軍。走在水淋淋的小徑上,無數的螞蝗從草上、樹葉上爬到身上吮血。還有一種毒蚊子,叮咬后傷口無法愈合,只能潰爛至死。” 這趟“遠征”之行,沈昌從150斤左右暴瘦到80余斤。還沒好好休整,又馬不停蹄趕往重慶匯報戰況、視察滇越鐵路。 “中元節那天,父親終于要回來了,母親做了一大桌子菜。按慣例,父親回家吃晚餐是我們一家的快樂時光,可還沒來得及聽父親分享故事,他說了句眼睛疼,就倒了下去。”沈蓓告訴記者,那年,父親年僅38歲,她才6歲。 “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沈蓓稱,此次回昆,看見還有人為其父掃墓時,心里感動不已。 “抗戰這段歷史不能忘記,民族救亡圖存的精神不能忘記。”沈蓓說。(完) |
相關閱讀:
- [ 02-16]上杭太拔鎮80后快遞哥:執著尋訪抗戰老兵
- [ 02-16]廈門最年長的抗戰老兵陳致遠因病辭世 享年101歲
- [ 02-09]旅居德國華人贊抗戰老兵上春晚
- [ 02-04]臺胞抗戰題材小說登上“海峽號”“麗娜輪”
- [ 02-04]九旬老兵將抗戰事跡寫成書 寄送戰友共憶崢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