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力推商事制度改革激發創業“引力波”
2016-02-24 07:36:32?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2萬戶—— 商事制度改革激發創業“引力波” 商事制度改革實施兩年多來,我國新登記企業數量屢創新高。改革降低了創業的制度成本,改善了我國的營商環境。原本在國家工商總局辦理的企業注冊和變更,90%以上都已下放到企業所在地。改革還降低了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 在2月2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我國實施商事制度改革兩年多來,新登記企業數量屢創新高,2015年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2萬戶,比2014年提升20%,遠高于改革之前的6900家,特別是通過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務秘書公司、電商集群注冊等改革舉措,促進了眾創空間、創客工場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推動我國進入創業創新的繁榮階段。 降低創業制度成本 過去,設立一家企業需要先辦理各種許可證,再申請營業執照,程序十分復雜,有的企業三五個月也辦不下來。據張茅介紹,作為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先照后證”改革將152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調整或明確為后置審批事項,取消了40項,只保留34項,大部分的行政審批從事前改到事后。 2015年,國務院又決定在上海自貿區試點“證照分離”,進一步深化“先照后證”改革。證照分離就是把企業主體資格和經營資格相互分離,進一步簡化事前審批和事后審批,有些改為備案制,有些改為承諾制。 與此同時,國家工商總局也主動下放權力。過去在工商總局注冊的企業將近2000家,尤其是央企,都必須在總局注冊。商事制度改革以后,原本在總局辦理的注冊和變更,90%以上都已下放到企業所在地。“下放工作還要繼續進行,在工商總局注冊的企業基本上都要下放到地方?!睆埫┱f。 “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則著眼于工商注冊便利化,把過去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合成一個營業執照,使用一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過去企業要跑3個部門,現在只要跑工商部門登記就可以了,極大地節省了企業的注冊成本。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累計核發“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新營業執照350.9萬張。 改革降低了創業的制度成本,改善了我國的營商環境。根據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商事制度改革這兩年,中國營商環境排名每年提升6位,目前在189個經濟體中排名第84位。去年上半年中國科協組織了第三方評估,顯示2015年商事制度改革推動GDP增長0.4%。 新興業態增速迅猛 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2015年,微觀市場主體特別是新設企業較快增長,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大亮點。來自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顯示,2015年全國新登記企業443.9萬戶,比2014年增長21.6%,注冊資本(金)29萬億元,增長52.2%,均創歷年新登記數量和注冊資本(金)總額新高。 張茅認為,改革更為重要的作用是促進全社會創業就業觀念的改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逐漸養成。例如,過去創造就業更多的是依靠國有企業,現在創造就業崗位的新企業90%以上都是個體私營企業。 這一波創業潮體現出鮮明的創新性,大多集中在信息技術和文化金融等新興產業。據張茅介紹,2015年,我國新登記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24萬戶,比2014年增長63.9%,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10.4萬戶,增長58.5%。 結構調整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新企業、新產業、新經濟的大量涌現,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據統計,商事制度改革的這兩年當中,新增企業中服務業企業占了80%左右?!敖刂?015年底,第三產業實有企業1635.7萬戶,占企業總數74.8%,所占比重比2014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睆埫┱f,“如果照這個趨勢發展,第三產業的企業量將來會超過80%甚至更多,將成為帶動我們國家經濟總量以及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
相關閱讀:
- [ 02-23]李克強對加強老齡工作作出批示
- [ 02-21]李克強:科技創新要面向"雙創" 在"頂天立地"上下功夫
- [ 02-17]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02-15]李克強春節后首次發話:中國經濟在挑戰中越戰越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