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公立救助貧弱私立更受歡迎 在印度,政府建立了幾乎免費的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國民健康花費的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政府支出。由于有來自政府的資金支持,公民在公立醫院看病的花費很少,但公立醫療機構由于設施、服務等條件所限,并不能滿足更高層次的就醫需求。 光顧印度公立醫院的基本都是低收入人群,他們對醫療條件要求不高,而公立醫院恰恰起到了社會公平和救助貧弱的“穩定劑”作用。但同時,印度政府也在積極發展私立醫院,私人醫療機構比例增加很快,是門診和住院治療的主要場所,其中尤以門診為主。 講述 電腦為患者分配醫生 在印度巴羅達市生活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因為在公立醫院就醫的體驗并不好,很多當地的朋友和他們一樣,只要能夠負擔得起醫療費用,都會選擇去私立醫院就診,那里的醫療設施、服務都會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私立醫院并不像國內這樣費用高昂。王女士說,盡管私立醫院會收取掛號費,但掛號過程完成得很快。 “在印度醫院沒有黃牛黨。”來自巴羅達的安吉特說,在印度,人們就診時,只需前往醫院的中心接待處進行登記掛號,之后根據病人的病情,接待處會通過電腦系統為患者分配醫生,因此掛號并不會耽誤太多時間。“有時候如果醫生數量很多的話,患者可以自己選擇醫生,但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由系統進行分配。” 古巴 三級醫療體系全民免費醫療 古巴實行全民醫療衛生保健免費制度,為了保障國民就醫,醫療待遇人人平等,一切費用由國家負擔。古巴很早就建成了醫療衛生部門三級體系。一般市(縣)以下的小醫院和綜合診所為初級醫療網,各省會和重要城市的中心醫院為二級醫療網,首都的全國性醫院屬三級醫療網。 在初級醫療網內,往往一個社區醫院的家庭醫生可以負責社區內幾家人的健康狀況,而如果低一級的醫療機構無法醫治再轉到高一級的醫療機構。 講述 看病免費醫生容易沒動力 古巴人路易斯介紹:“在古巴掛號并不是什么麻煩事兒。”他表示,通常情況下,居民需要看病時,會先找家庭醫生,之后再根據家庭醫生的建議,病情輕微就去小醫院,嚴重就去大醫院。“因為古巴醫生看病完全免費,所以醫生容易沒有動力,患者就會給醫生帶些不太貴的小禮物,希望醫生能夠好好對待自己。”路易斯說。 當然,去醫院看病同樣需要預約,通過電話、現場預約,或者是請家庭醫生幫忙預約都可以。路易斯說,在古巴,醫院看病拿藥完全不用錢,但是家庭在外面買的那些藥例如保健品等等,就需要花錢,但都非常便宜。 專家點評 我國目前還缺少配套政策保障 左立安表示,我國目前還無法實行免費醫療,一是財政收入有限,二是人口眾多、要求高。至于古巴的醫療網絡設置,左立安表示,我國目前也是類似規劃,只是缺少相關的配套政策保障。“只有在醫療機構、醫保政策、醫務人員三方面做好規劃,一盤棋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成效。”左立安說。 記者手記 老外沒有“掛號概念” 在采訪過程中,每次記者都需要先向外國人解釋中國掛號是怎么回事,因為在他們的就診體驗中,甚至根本不存在“掛號收費”這個概念。對他們來說,按照預約的時間前往醫院,再進行登記,或者現場進行預約登記,之后就可以去相應的診室看病了。所以,他們幾乎從未在意過“掛號”這個環節。 記者發現,盡管在了解的四個國家中,他們的國情各不相同,但在看病掛號這個問題上,他們確有很多相似的特點:一是進行分級就診機制,二是預約門診系統較完善,三是就醫繳費環節后置。 針對國內目前的情況,左立安認為,要想解決掛號難的問題,首先應當嘗試放開醫生執業地點的限制,取消醫生編制,放開醫生職稱晉升機制,不要將醫生資源壟斷在少數醫院,其次他建議醫保定點對所有醫療機構都要公平對待,使他們可以公平競爭。“既然是合格的醫療機構,就應該批準醫保定點。” 另外,還需加大全科醫生的培訓力度,同時調整醫保報銷比例,通過費用引導民眾小病到小醫院治療,“當然,最根本的還要政府在頂層設計上做好定位,對不同級別的醫院承擔的義務進行明確分工”。記者衛張寧 |
相關閱讀:
- [ 02-04]北京兒童醫院推行實名建卡掛號就醫 將停用舊卡
- [ 01-31]老父掛號見醫生兒子 當事人:工作5年未回家過年
- [ 01-31]醫院實名掛號難治黃牛 預約系統還須與公安對接
- [ 01-31]女子怒斥號販引出真問題:掛號實名制為何難落實
- [ 01-30]實習大學生到北京兼職號販 稱實名掛號看病不實名
- [ 11-20]到2017年中國80%醫療機構要設老年人掛號綠色通道
- [ 09-25]最長通話記錄引關注 北京衛計委督促改善電話掛號
- [ 08-26]上半年京城近七成患者預約就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