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訪后記:兩年去了兩次,中哈關系到底有多好?
2016-02-24 10:54:42??來源:人民日報公眾號鏡鑒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領導人重視對華關系 對于兩國關系的重視程度,哈方絲毫不亞于中方。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已先后20多次訪華,平均每年都來一次中國;2015年4月底連任后,他會見的首位外國元首就是習主席,他的首次國事訪問也選擇了中國。任哈總理前后長達7年時間的馬西莫夫,曾在武漢大學學中文,去年12月他在烏鎮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時,用中文演講的視頻曾在微博大量被轉發,相信許多人對此都有印象。 中哈兩國互相珍視與對方的友誼,而在具體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兩國領導人也有許多相似的想法。在習主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前后,納扎爾巴耶夫總統也曾提出重振“新絲綢之路”的構想;2016年新年伊始,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發表署名文章,闡述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決心,號召全國人民為將國家建設為世界最發達30國之一的“哈薩克斯坦夢”而奮斗——是不是與習主席提出的“中國夢”有異曲同工之妙? 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關于“哈薩克斯坦夢”的署名文章。 更重要的是,兩國合作已經在國家戰略發展上找到了契合點。2014年,哈薩克斯坦制定了“光明之路” 經濟發展戰略,致力于在哈國內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這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遙相呼應。2015年習主席訪哈時,兩國領導人達成共識,做好“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光明之路”的對接,并指出兩國在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方面已經取得早期收獲。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中,中哈合作從速度、規模和政策高度而言都是首屈一指的。 筆者的老朋友、阿拉木圖管理大學地區發展研究所所長圖列紹夫深有感觸地說:“中哈人民都是勤勞勇敢的民族,兩國人民的夢想都是在創造個人幸福的同時實現國家富強。目前兩國緊密合作,正是朝著實現共同的夢想奮斗,而兩國互信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深。” 經濟合作“多點開花” 眾所周知,傳統能源領域是中哈經濟合作的大頭。作為“西氣東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建成的三條中亞天然氣管道全部需要過境哈薩克斯坦進入中國。在石油方面,中國企業在哈也有巨額投資。隨著合作的深入,中哈間越來越多的經濟合作開始綻放出耀眼的光彩。 第一個亮點無疑是各類工業。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另一個熱門名詞——“產能合作”,中哈產能合作是開創性的,是國際產能合作的典范,中國的優勢產能正在源源不斷地進駐這里。筆者曾經走訪哈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電解鋁廠,它正是使用中國技術和裝備建造而成;哈方管理人員也在筆者采訪過程中一個勁兒地夸中國產品的高性價比;去年12月哈獨立日前夕,政府集中驗收了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在18個項目中有兩個是中國承建的。筆者整理了一組數據,大家稍微感受一下:在產能合作框架下,中哈已商定52個重點合作項目,涉及金額超過240億美元。 電解鋁廠建設完成后,哈方專門為中國建設者設立的“功勛墻”。 謝亞宏 攝 第二個亮點是金融業。哈薩克斯坦提出將首都阿斯塔納建設成地區金融中心,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重要鄰國的中國自然是哈重點合作對象。由于中哈本幣結算早已開始,這里主要介紹一下銀聯在哈最新進展:哈第一、第二大銀行早已開始發行銀聯卡,目前已經覆蓋了70%的ATM機和50%的銷售終端。根據筆者觀察,手持銀聯卡可以在哈大部分大型商場放心地“買買買”,這在獨聯體地區著實已經走在了前列。正因為成績出色,2015年10月銀聯在阿拉木圖召開了中亞與高加索地區首屆年會。 第三個亮點可能最讓大家興奮——旅游業。長久以來,哈薩克斯坦對于國人來說十分神秘。簽證難獲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哈對自身的旅游資源宣傳不夠。目前兩國已決定在2017年舉辦旅游年活動,而簽證簡化措施也正在商定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來到美麗的天山山脈縱情于冰雪世界,在遼闊的哈薩克大草原縱馬馳騁。 一名男子走過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方一側的地標(2015年4月30日攝)。該中心沿中哈界河而建,分為中、哈兩部分,于2012年4月正式投入運營。在合作中心內,人員、車輛和貨物可跨境自由流動。新華社發 此外,在新的一年里,中哈經濟合作也有新氣象。前不久,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首次在總統府單獨接見了中國企業家并向中國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參加接見的中信資源副董事長、中信哈薩克斯坦公司總經理孫陽興奮地告訴筆者,在一個多小時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與中國企業家談到了新能源、金融清算、農業等眾多方向的合作前景,聽取了企業家們的建議并表示政府將進一步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支持擴大兩國的務實合作。希望習主席訪問的一系列成果能夠更快落實,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