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件事讓習近平牽掛40年?
2016-02-26 18:19: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 傅藝明)“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在今年的新年賀詞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如是說。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北上廣深的繁華耀眼之外,中國也存在著另一面——至今仍有592個國家級貧困縣,7000萬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如今,讓這一龐大的群體擺脫貧困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由習近平親任起草小組組長出臺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已將7000萬貧困人口脫貧列為未來五年的“硬任務”,能否完成這一使命,是擺在執政黨面前的歷史問卷。 在3月初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期間,“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將接受審議。作為綱要的重頭內容,扶貧料將成為本次全國兩會的焦點之一。 40年牽掛:習近平花精力最多的是什么事? “40多年來,我先后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說。在陜西的梁家河村、河北正定縣以及福建寧德等地,都出現過習近平指導扶貧的身影。 據統計,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不下10次京外考察涉及扶貧工作,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的貧困地區。一路走來,沿途既有都市的現代繁華,又有依然沿襲了千百年來耕作方式的深山農家,它們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真實的中國。 在2014年和2015年兩會分別參加貴州和廣西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均曾談及扶貧問題。今年兩會期間,這個他牽掛了四十年的老話題將被再次提起。 5年攻堅:7000萬人脫貧“軍令狀” 如今,脫貧已經有了一份“必須完成”的“軍令狀”:若要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必須使7000多萬貧困人口徹底擺脫貧困,這意味著每年平均要減貧一千余萬,每個月要減貧100萬。 然而,要完成這一任務并不容易。“如今扶貧的難度越來越大,應該說扶貧要開始‘啃硬骨頭了’。”中國人民大學反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貴對中新社記者說。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已有7億人口成功脫貧。但當前貧困人口數量仍超過7000萬,甚至超過了法國這樣的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規模。 一個歷史命題:能否再次書寫“中國奇跡”? 30余年,7億人脫貧,被世界銀行稱之為“迄今人類歷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規模減貧”的“中國奇跡”。 而如今,7000萬人的減貧任務,成為擺在了習近平及其領銜的執政黨面前又一個歷史問卷。 中國有決心完成這一歷史答卷。中國正在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農村的發展。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始終是13億多人口大國治國安邦的最大命題之一。 中國有條件完成這一歷史答卷。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乃基于當時的國力和社會現實。如今,經歷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有足夠的底氣讓更多的國人脫貧進而富裕起來。 中國也有責任完成這一歷史答卷。在“消除貧困依然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的今天,減少貧困人口并給出脫貧的“中國方案”,亦是中國需要履行的大國責任。 本次兩會結束后,“十三五”規劃綱要或將正式生效。屆時各省將接過扶貧攻堅戰的“軍令狀”,完成這一艱巨的歷史命題,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 世界在拭目以待。(完) |
相關閱讀:
- [ 02-26]省委宣傳部學習習近平在新聞輿論座談會講話精神
- [ 02-26]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
- [ 02-26]媒體姓黨、定國安邦:習近平吹響沖刺全面小康的媒體集結號
- [ 02-26]習近平總書記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在寧德新聞界引起強烈反響
- [ 02-26]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加強黨委(黨組)領導班子建設的通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