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發言人回應網上虛假信息:將開展專項整治
2016-02-26 22:07:54?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記者羅宇凡)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霸氣媳婦回農村掀翻桌子”“東北村莊農婦組團‘約炮’”等文章流傳廣泛,媒體和網民熱議。然而,有關部門、媒體和網民的調查發現,這三篇文章都是虛構之作,屬于虛假信息。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言人姜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網信辦將進一步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針對虛假信息、非法網絡營銷等近期較為突出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持續清理造謠傳謠、侵權假冒等不良網絡生態信息,對構成違法違規的依法追究責任,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維護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 這位發言人介紹說,“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霸氣媳婦回農村:光干活不讓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春節紀事:一個病情加重的東北村莊丨返鄉日記》等文章涉及城鄉話題,一些媒體未經核實跟進報道也推動了輿情升溫。在許多有責任感的網民通過理性分析,指出帖文中的疑點,線上線下核實印證后,事實真相逐漸明晰。 “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網民能夠理性發聲,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姜軍說。 他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都明確規定,利用互聯網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 中國有近7億網民,每天產生信息量300億條。2015年,全國網信系統全年依法約談違法違規網站820余家1000余次,依法取消違法違規網站許可或備案、依法關閉嚴重違法違規網站4977家,有關網站依法關閉各類違法違規賬號226萬多個。 姜軍透露,下一步,網信辦將醞釀制定涉及行政復議和網絡誠信、網絡金融管理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性文件,對違法違規信息處置、約談、行政執法程序作出全面規范,加強監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建立新聞信息內容管理責任制度,不得登載、發送含有違反規定的新聞信息,發現有違反規定的應當立即刪除。網絡論壇等平臺雖然無法及時一一核實網帖的真實性,但當發現存在疑問,或者被明確告知屬于虛假信息時,應采取管理措施。 姜軍指出,在這起事件以及很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輿論事件中,一些媒體及媒體法人微博、微信賬號的參與轉發和報道,對輿情發酵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他強調,作為媒體工作者,包括媒體法人微博、微信賬號運營者應該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嚴格遵守新聞紀律和職業規范。 |
相關閱讀:
- [ 02-26]國家網信辦關閉孫海英在內的多名網絡大V帳號
- [ 02-26]國家網信辦發言人就“上海姑娘逃離江西農村”等虛假信息答記者問
- [ 02-25]網信辦就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突出問題約談新浪微博
- [ 02-18]網信辦:1月全國受理舉報260多萬件 淫穢色情類最多
- [ 02-05]網信辦力推網絡精準扶貧 掀起“9加1”接力熱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