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十二五:價格改革全面著力多點突破
2016-02-27 10:09:14?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價格改革關系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十二五”期間,我國價格改革全面提速,推出價格改革頂層設計、全面修訂中央和地方定價目錄、放開下放近40項商品和服務價格……系列價格改革舉措取得實質性進展,不僅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也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十二五”時期,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平均上漲2.8%,保持了基本穩定。抓住物價總水平相對平穩、總水平低位運行的有利時機,我國加快推進價格領域改革,進一步完善重點領域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好價格杠桿在降成本、調結構方面的作用,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取得了諸多重大突破性進展。 頂層設計進一步加強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次就價格工作出臺的專門文件。 《意見》明確了到2020年價格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及重點任務,是下一步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義。 《意見》明確,將全面深化價格改革,完善重點領域價格形成機制,健全政府定價制度,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和反壟斷執法,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價格環境。 有關專家表示,《意見》為我國在重點領域全面推進價格改革設置了明確的時間表和改革路線圖,有利于推動價格改革向縱深發展,加快完善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系統謀劃,在實施好價格調控與改革重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推進價格機制改革專項行動計劃(2015-2017年)》,對每年重點工作任務進行明確,實現無縫銜接。 政府定價范圍也在大幅縮減。2015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公布重新修訂的《中央定價目錄》。修訂后的中央定價目錄自2016年1月起施行,定價種類由13種(類)減少到7種(類),約減少46%。 《目錄》是貫徹落實《意見》的一個重要舉措,將價格改革和簡政放權的成果以目錄的形式固定下來,同時實現政府定價權力清單化,確保在目錄之外無定價權。 大幅減少政府定價范圍,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分批平穩放開約80項商品和服務價格,全面順利完成2014年1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主要包括:放開絕大多數藥品、煙葉、民爆器材價格,部分競爭性交通運輸和郵政服務價格,以及建設項目服務、房地產和土地評估、認證認可等大多數專業服務價格;將教材、公證和司法鑒定服務、省內油氣短途管道運輸的定價權限下放由省級管理;指導地方放開資產評估、會計師、稅務師服務等多項服務價格,有效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社會投資積極性,改善了市場供求關系。 記者了解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定價目錄也作了相應調整,地方定價項目縮減了55%左右,實現清單化管理,確保目錄之外無定價權。 |
相關閱讀:
- [ 02-23]“十二五”時期新疆兵團城鎮新增就業47.12萬人次
- [ 02-17]回顧“十二五”:目標已實現 福州發展迎歷史性機遇
- [ 02-16]福建超額完成“十二五”單位GDP能耗下降的節能目標任務
- [ 02-16]北京“十二五”常住人口增208萬
- [ 02-02]莆田城廂區:回望“十二五”之城市建設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