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月27日00:30-04:30,北京市鐵路局高鐵工務段廊坊高鐵線路車間的高級線路工孫蕊和線路工尤園,按照作業命令進入廊坊站4號道岔,對一段260米的高鐵鋼軌進行了“體檢”。
北京高鐵工務段負責京津城際、京滬高鐵、京廣高鐵、津秦高鐵四條高鐵線路的基礎設備養護維修。孫蕊和他的同事們的任務,就是操作重達150斤的安伯格和全站儀這些專業監測設備,對從北京到天津長達108公里線路上的鋼軌,進行精確到毫米的監測和數據分析,并對每一毫米的偏差和超限進行整修。
生于1990年的孫蕊,已經在北京市鐵路局高鐵工務段工作五年了。“我上了五年的夜班,有時白天上班都不習慣了。”
孫蕊出生于黑龍江哈爾濱的一個鐵路世家。“從我太爺爺,到我爺爺,到我大伯和姑姑,再到我,都干鐵路這一行。”孫蕊說,他進這一行,影響他最大的是抗美援朝時的鐵道兵爺爺。
孫蕊畢業于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和他一同來廊坊的同學不少。“有四十多人,后來陸陸續續走了一些。”孫蕊堅持下來了,還在這里安了家。
孫蕊和他的妻子是青梅竹馬的玩伴。“她是我的小學、初中和高中同學。”去年剛結婚的孫蕊覺得很對不起自己的妻子。3月18日,剛和妻子領完結婚證的孫蕊,就收到津濱延長線的監測任務。次日,他就離開了家,而且一離開就是四個月。“結婚前,我騙她說自己每周能休息三天。結婚后,她發現我經常每周只能回去一兩天。”
按照規定,孫蕊每周上四天班休息三天。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上班時間。“我從二十號到今天,都在上班。春運期間運力大,我們的工作強度也大。”因為新婚,工作后從未回老家過春節的孫蕊,今年春節才頭一次帶妻子回家過年。
孫蕊很感謝妻子的包容,也不忘時不時在微信朋友圈“秀恩愛”、“表忠心”。現在讓他最開心的事,是他們的孩子今年八月就要出生了。
流線型的動車、大氣的車站、整潔的車廂、靚麗的動姐,這是高鐵給大多數人的直觀感受。而無數個包括孫蕊在內的默默無聞又專業敬業的鐵路人,時時呵護著腳下每一毫米鋼軌,才保證了高鐵的安全舒適。文/攝陳維松

即將上線作業的孫蕊(畫面右)和尤園,穿戴好工作服,清點和擺放工機具。

安伯格和全站儀這些專業監測設備重達150斤。

設備的帶入帶出都必須填寫好清單。

按照操作流程規定,上線前與設備得有個合影。

150斤的家伙事,得放在鋼軌上運送到指定作業位置。

接近00:30時,孫蕊接到了作業命令下達電話。

在進場前,還必須口頭錄制今夜的作業規程。

進入作業場地,孫蕊鎖上鐵門,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進出場地都必須鎖好鐵門,同樣也需要拍照記錄。

孫蕊和尤園向4號道岔前進。

1990年出生的孫蕊,在向1995年出生的尤園交代作業注意事項。

與孫蕊他們同時工作的,還有檢修高鐵電路的班組。

全站儀作為精確三位監測的儀器,需要按照十個作為定位的棱鏡。

孫蕊在現場調試監測設備全站儀。

孫蕊開始操作安伯格小車,采集鋼軌數據。

現場為零下3℃,孫蕊沒有戴手套。他說這樣更便于操作安伯格小車上的現實屏。有時候,為了保證低溫下耗電過快的顯示屏的工作溫度,孫蕊他們需要將顯示屏放在肚皮上給顯示屏“保溫”。

每個承軌臺間的距離為0.65米。孫蕊推著安伯格小車,需要在每個承軌臺上停留,用近10秒的時間記錄檢測數據。

每個工作日的下午,孫蕊需要在車間分析室,對前一個天窗點內安伯格小車采集回的數據進行分析。電腦上的數據曲線圖顯示著軌道的幾何尺寸狀態,孫蕊需要將每個需要調整的點找出來,并標記調整量。

線路工常年夜班,工作強度和壓力很大。廊坊高鐵線路車間辦公室,有一面減壓墻。

孫蕊找到自己在減壓墻上的留言。他說,自己喜歡這個工作,能體現自己的價值,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