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9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前撰文稱,夏普近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決定接受鴻海精密工業公司注資4890億日元的提案。據稱,鴻海將獲得夏普約66%有表決權的股份,并成為夏普的母公司。 文章稱,夏普公司成立于1912年,業務領域從收音機、電視、微波爐、計算器到太陽能電池板、液晶顯示器,可謂涵蓋家電行業。因創造了多個“日本第一”和“世界第一”,夏普也被視為日本家電行業的“掌上明珠”。 但就是這樣一個“家電帝國”,卻在2012年公司迎來100周年之際,股價縮水近30%,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在2015年結算中,財政赤字更是高達2223億日元。 文章指出,夏普曾經的輝煌,已成為過眼云煙,到現在淪落到被收購的地步。它衰敗的原因有很多,而這些原因也是日本家電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首先,商業領域的“加拉帕戈斯化”。加拉帕戈斯化是日本商業用語,指在孤立的日本市場內,獨自進行“最適當化”,從而喪失和區域外的互換性。 根據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定義,日本加拉帕戈斯化的主要特征有:日本國內存在獨特的市場環境;海外市場的需求與日本市場的需求存在差距;日本市場獨自“進化”的同時,與海外標準脫節;當察覺時日本企業已經脫離世界。 文章分析稱,夏普最擅長的是液晶面板的制造,特別是在電視機、電腦領域。但由于中國、韓國電子企業的崛起,在國際市場上對日本企業形成了強大的圍攻之勢。中韓兩國人力成本低、產品價格也比日本產品低很多。 日本企業雖具有技術優勢,但卻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要求不一定匹配。不少國家還處在沒有電視看的階段,對液晶面板高分辨率的要求并不高。因此,他們會選擇物美價廉的中韓家電產品。 文章還指出,夏普沉淪的另一個原因是過分拘泥于“日本制造”。《第四次工業革命》作者藤原洋稱,夏普抱著“日本制造”的方針不變。 日本本土生產的“龜山模式”(在三重縣龜山市制造)曾經風靡一時,但世界在變化,如果一成不變應對全球化挑戰,結果不言自明。夏普應當具有國際企業意識,在中國設廠沒有什么不好,不必拘泥于設在日本。 事實上,鴻海想要夏普起死回生的關鍵就在于“讓夏普全球化”。鴻海作為3C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評價最高的企業,其成功就在于適應了國際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從日媒的擔心和高橋社長的表態看,夏普還是擔心技術外流。 其實,在全球化面前,技術、資本、人員的流動早已成為必然。如果夏普不適應國際化,不擺脫“拘泥于日本”的經營理念,很難取得成功。 一個國際化的公司更應在當地設立研發中心,創造適合當地的產品。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東芝、富士通、索尼也準備聯合起來重整電腦業務。種種跡象表明,國際化面前,日本家電企業面臨嚴重挑戰。 文章最后指出,一個企業帝國的沉淪并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能夠說明的。夏普的沉淪也與法人稅、自由貿易協定、勞工成本、環境限制、電力不足等因素有關,這些都不是夏普公司獨有的問題。 雖然有評論稱日本電子企業遠沒有人們說的那么“衰”,日本還有很多尖端技術。但在突發猛進的全球化浪潮面前,這種優勢能維持多久,確實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相關閱讀:
- [ 02-26]臺灣鴻海集團暫緩收購夏普
- [ 02-26]鴻海7000億收購夏普 解析臺灣史上最大對外投資案
- [ 01-12]日媒:郭臺銘計劃落空? 夏普“恐嫁日本人”
- [ 01-07]網購5000多元夏普品牌電視 自行拆包竟不保修?
- [ 01-07]網購5000多元夏普品牌電視 自行拆包竟不保修?
- [ 03-19]連著虧損三年 夏普將全球裁員6000人
- [ 03-16]夏普電視: 夏普8K電視新品亮相家博會 完美畫質震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