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已完成新火箭、新探測器、新發射場、新隊伍的合練,嫦娥五號的“采樣返回”與嫦娥四號的月球背面軟著陸任務將分別于2017年和2018-2019年開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院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介紹,在月球背面進行探測器軟著陸將是人類首次,而為解決該落月通訊問題發射的中繼衛星也是人類首例。 軟著陸是指探月裝置減速后,以一定的速度安全著陸。2013年12月14日,中國的嫦娥三號探測器實現了月球正面軟著陸。 月球背面由于遠離地球,一直是不為人知的神秘地帶。1959年,蘇聯科學家第一次拍攝到月球背面的照片。1968年,乘坐“阿波羅8號”的宇航員第一次直接觀測到月球背面的情況。 葉培建說,由于潮汐鎖定現象,人類在地球上無法直接觀測到月球背面,因而月球探測器的降落過程和工作情況等都無法通過地面觀測得知。實現月球背面探測器軟著陸最大難點在于解決地月通訊問題。 如今,中國探月工程團隊已經找到了該問題的解決辦法。 葉培建表示,只要在距月球表面約8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2點軌道上放置一顆中繼衛星,就能越過月球與地球上的通信站建立聯系。而這顆中繼衛星將于嫦娥四號發射前半年進入預定位置。 他說,中國的這顆中繼衛星將力爭延長使用壽命,可以在其服役期內為其他有月球背面探索行動的國家提供服務。 嫦娥四號原本是嫦娥三號的備份,但由于嫦娥三號已成功完成任務,該備份將不再做重復性工作,而經由適應性改裝進行月球背面探索。印度媒體稱:“中國此舉是為了在太空探索歷史上創造一個新的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發射的嫦娥五號試驗器的軌道器已經借月球引力運行至地月拉格朗日-2點,后又返回月球以43度傾角繞月飛行。 嫦娥五號由上升器、著陸器、軌道器、返回器組成,將實現月球取樣并返回地球,完成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目標。 嫦娥五號的技術難點包括月球降落、月面起飛、交會對接、返回地球。其中,月球降落已經通過嫦娥一、二、三號的成功積累了經驗;返回地球方面也經由嫦娥五號試驗器進行了一定準備;月面起飛與交會對接目前還僅有地面模擬工作的經驗。 據葉培建介紹,嫦娥五號試驗器的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后,又繞地球抬高軌道后返回了月球軌道,并通過其運行驗證了將來如何在軌道上進行遠距離跟蹤和近月機動,驗證了地面與其各種測控關系和精度。 軌道器還對嫦娥五號將來進行采樣的地方進行了觀測,獲得了分辨率為0.97米的圖像。利用軌道器進行的漏導航信號試驗,將使比導航衛星更遠的飛行器獲得導航服務。 此外,通過該軌道器還可獲得更多月面遙感圖像、啟動自主管理系統以驗證其可靠性。 葉培建表示,目前嫦娥五號各項工作正有序進行,實現了很多技術上的跨越,將按計劃于明年著陸月球取回樣本。 |
相關閱讀:
- [ 02-23]NASA公布月球背面“神秘音樂”錄音 聲源仍是謎
- [ 02-03]中國公布"玉兔"所拍月球圖像 英媒:迄今為止最高清
- [ 02-03]中國公布玉兔所拍月球圖像 英媒:迄今最高清
- [ 01-25]歐航局局長:月球村是取代國際空間站最佳模式
- [ 01-15]嫦娥四號2018年發射 著陸點在月球背面
- [ 12-04]俄羅斯計劃興建永久性月球基地 或于2030年送去首位居民
- [ 09-23]“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未來幾年中國將探測月球背面
- [ 09-10]中國嫦娥三號月基光學望遠鏡觀測到月球“非常干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