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余曉潔、臧曉程、劉斐)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核工業集團董事長孫勤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十三五”期間,中核集團將踐行國家核電“走出去”戰略,發揮技術競爭力和全產業鏈等優勢,積極拓展核電技術應用領域,建設國際一流核工業集團,力爭挺進世界500強。 “華龍一號”國內外首堆進展順利 華龍公司助推核電“走出去” 孫勤介紹說,一方面,就國內而言,“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項目——福清核電5號機組于2015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目前處于土建施工階段,總體進展正常,預計到2017年年中,整個內筒體將封頂進入安裝高峰期。另一方面,海外首堆也于2015年8月開工建設,工程進展順利,第二臺機組預計今年開工。 “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和中廣核在中國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基礎上,充分借鑒國際三代核電技術先進理念,汲取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合作研發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 “華龍一號”是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主力品牌。中核集團與中廣核2015年底在京共同投資設立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叭A龍公司將積極實施國家核電發展戰略,致力于持續融合與發展‘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統一管理并實施華龍技術、品牌、知識產權等相關資產在國內外的經營?!睂O勤說。 “這是踐行國家‘走出去’戰略的一大步。中國力爭2030年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造約30臺海外核電機組?!睂O勤說。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或正在計劃發展核電的有41個,“一帶一路”周邊國家11個。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新建核電機組約300臺,其中“一帶一路”國家和周邊國家將占到新建機組數的約80%。 孫勤說,華龍公司的成立有兩大主要任務,一是助力“華龍一號”的技術融合,二是促進市場推廣和開發。 核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質子束治療將造福癌癥患者 醫學是核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孫勤介紹說,中核集團自主研制成功了100兆電子伏質子回旋加速器,“利用質子束治療癌癥,質子射線在轟擊癌細胞的過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人體正常組織”。 目前,中核集團正在積極推進國產質子醫療裝置產業化和質子治療產業發展,第一個示范中心即將落成。據了解,美國核技術生產的年產值約為3500億美元;日本約為1500億美元。 “中國核技術應用有著很大的市場和很好的發展前景?!睂O勤充滿信心地說,“中國核技術應用如果也按照3%至4%比值來測算,年產值應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 “‘一帶一路’沿線人口約44億,如果這一區域核技術應用發展可以達到美、日的水平,將是一個約4萬億元的巨大市場。”孫勤表示,中核集團在放射性藥品、成像裝置、探測器、加速器技術等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而“一帶一路”上的多數國家在核技術應用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空間非常廣闊。 “十三五”:瞄準國際一流 力爭進入世界500強 孫勤表示,2015年中核集團旗下核電站全年保持安全穩定運行,負荷因子接近90%,連續4年高于業內同行。有2臺機組WANO指標排名第一。 WANO指標是國際核電運營業績統計參數,用于評估核電項目運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參考。 “‘十三五’”規劃為中核集團帶來了四大發展機遇?!睂O勤說,國家提出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是政策利好;“一帶一路”為核電“走出去”帶來市場利好;“華龍一號”、CF系列等核電技術和元件技術實現自主研制,解決了技術瓶頸和自主知識產權問題;中國核電在建規模世界第一,國際市場對中國核電技術正逐漸認可。 孫勤也指出了未來的發展挑戰: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國際市場核電自主品牌優勢尚未建立、國外市場開發經營的經驗不足、缺乏與海外開發相對應的組織機構。 在他看來,面對機遇與挑戰,中核集團擁有以“華龍一號”為主推的技術創新和全產業鏈兩大優勢。孫勤表示,有了國家戰略鋪路,有了技術作核心力,中核集團有信心建設國際一流核工業集團,爭取進入世界500強。 |
相關閱讀:
- [ 01-26]治國理政新實踐:高鐵牽引 核電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去
- [ 01-03]讓中國核電照亮世界
- [ 01-03]高鐵核電衛星等受歡迎 中國在亞洲出口產品邁向高端
- [ 12-30]能源局:2016年要穩妥推進一批新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建設
- [ 12-25]中國研成第三代核電堆芯關鍵設備 將實現國產化
- [ 12-25]日法庭放行高濱核電站 "零核電"后首次重啟
- [ 12-18]我國核電關鍵設備制造取得突破 基本實現自主化
- [ 12-17]探秘中國核電基地 核電安全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