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數百項重要改革成果。央廣網于近期策劃推出《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專欄,全方位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理論表述及形勢論斷,對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精神進行深度解讀。

“習近平: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2015年7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習近平就中國當前經濟形勢作出四個“沒有變”的科學歸納,為我們應對挑戰,把握未來確立了信心。
習近平強調,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和運行態勢總體是好的。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新的增長點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斷破繭而出,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斷蓄積力量。經濟發展前景仍然廣闊,對此一定要有信心。
習近平指出,事物發展總是與各種矛盾相伴相生。有矛盾有風險本身并不可怕,關鍵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風險的決心和辦法,不能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束手無策、無所作為。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要深入研究在注重質量和效益前提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舉措和辦法,多從內因著眼、著手、著力,找準癥結就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韓孟
韓孟認為,回顧去年國民經濟發展運行情況以及十二五規劃的執行情況和十三五規劃的制定,結合今年國民經濟的預期,習近平說的四個‘沒有變’指導了我們開展年度的國民經濟規劃。
韓孟表示,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就是根據我們國家多年來的發展境況來看,雖然近年速度在調整,模式在轉變,但總體來說基本面是穩定的。從既有的歷史數據看,我國經濟韌性好,彈性強,潛力足,雖然我國主動調整經濟運行速度和增長幅度與增長方式以及結構,但國家的經濟韌性還是處于一個比較好的水平。對內和對外的需求空間存在調整,將外需需求大的經濟結構調整為擴大內需的模式也是基于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過去我們的經濟增長是持續的高位增長,最近我們向下調整同時也進行了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支撐這些增長的基礎和條件是繼續存在的,沒有發生本質改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是我們在國民經濟管理中,企業的發展中一直強調的,在國家層面,行業層面,市場層面都要加大力度進行。這樣的態勢不僅是沒有變,而是更加強勁,更加完善。
韓孟表示,在年度的運行和五年規劃中,把握并利用好基本面,基本特質,支撐基礎和條件,將中國的經濟調整至適合國內市場的需求和國際市場的對接,會使中國的經濟增長質量上一個臺階,使中國經濟更多貢獻地融入世界的市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