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兩會 從政協首場發布會開始
2016-03-03 07:16:34??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3月2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杜洋 攝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楊程晨)隨著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2日下午在北京如期舉行,中國進入“兩會時間”。盤點這一開篇,大致可一窺年度盛會備受關注熱點之全貌。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履新的全國政協大會發言人王國慶最想說的就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他以一系列數據介紹,去年,全國政協圍繞“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召開了兩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開了56次專題視察調研和協商議政活動,會上大會和小組發言達到366人次,提交了363件相關提案,收集報送相關信息545篇。 1小時20分左右的發布會上,17位記者提問,細究可以發現,三成左右與中國經濟相關,其中包括增速放緩、外企在華待遇、“硬著陸”、“一帶一路”建設,凸顯中國經濟依然是全球媒體關注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大公報、鳳凰衛視兩家香港媒體在發布會上獲得提問機會,“十三五”規劃中涉及香港與內地合作項目,以及“旺角暴亂”會否影響中央對港政策等香港民眾關心的問題,也從發言人口中得到滿意答案。 此外,提問涉及政協委員履職、醫改、南海問題、治霾、二孩等政治、外交、民生問題。有豐富參會經驗的記者指出,“這是多年來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回答問題較多的一次。” 作為全國政協1983年以來第14位大會新聞發言人,“新人”王國慶本身也是發布會一大亮點,他的一舉一動吸引著記者們的目光。 會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王國慶曾表示,面對敏感問題“只要不影響國家安全和大局,一些問題為什么不能說?” 在本次發布會上,王國慶坦率回應了一些敏感問題。 對于2016年中國是否有能力也有條件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王國慶的回答簡潔明快,兩個字“肯定”。 談到如何看待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受到西方國家的不斷指責,王國慶強調,南海應該成為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南海問題不應該成為個別國家用來遏制中國發展的借口和工具。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至于有記者提問近年公務員、法官、國企、金融機構的高管以及媒體人士等“離職潮”傳聞,王國慶如此回應,并表達該現象并沒有成“潮”。這也反映了新時期人才流動的新特點,是好事。 至于霧霾治理問題,王國慶強調,鐵腕治污要有“積跬步,至千里”的理性和耐心。從政府、企業、公眾層面不懈努力,“白天藍天白云,夜晚繁星閃爍”的常態化不會遙遠。(完) |
相關閱讀:
- [ 03-03]滬指暴漲4.26%開啟“兩會行情” 供給側將成投資主線
- [ 03-02]百姓“嘮”兩會:希望看病更方便 網絡更清朗
- [ 03-02]全國兩會共商國事奔小康
- [ 03-02]2016兩會,港臺同胞期待啥?
- [ 03-02]盤點這三年習近平兩會“下團”足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