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科技創新論述摘編: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
2016-03-03 07:59:35??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認真學習本書,對于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系統學習、理解、掌握習近平同志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了《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日前該書已由中共文獻出版社出版,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受權連載。本書內容,摘自習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七日至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期間的講話、文章、賀信、批示等五十多篇重要文獻,分八個專題,共計一百八十八段論述。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從實際出發,著眼于全球產業發展和變革大趨勢,瞄準世界產業發展制高點,以提高技術含量、延長產業價值鏈、增加附加值、增強競爭力為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進制造業,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盡快形成結構優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抓這件事情,就抓住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7日-11日) 發展海洋科學技術,著力推動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近年來,我國海洋科技取得了一些突破,有些研究成果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大影響,但總的看,海洋科技還是一條“短腿”,難以滿足海洋事業發展要求。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突破制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科技瓶頸。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7月30日) 我正在請有關部門組織研究的幾個問題:一是水資源問題。我國這么大,發展產業、工業化、現代農業和城鎮化,對水需求很大,要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二是能源安全。現在我國石油有一半以上靠進口,而我國資源特色是煤,如何保護生態,在煤的清潔化等方面要下功夫,科技要攻關。同時,頁巖氣技術如何突破,還有生物質能源、可再生能源。三是農業。一要搞大農業,走農業科技化工業化道路,還要考慮碎片化的一家一戶的農業,兩方面都要考慮。既要搞設施農業,也要考慮個體農戶,因地制宜。總之,水資源、能源、農業都要靠科技。 ——《聽取科技部匯報時的講話》(2013年8月21日) 高新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看一個高新區是不是有競爭力、發展潛力大不大,關鍵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兩篇文章做實做好。高新區要擇優引入企業和項目,不能裝進籃子都是“菜”。希望高新區抓好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配置組合,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落實到具體行業、具體產業、具體產品上。 ——在遼寧考察時的講話(2013年8月28日-31日),《人民日報》2013年9月2日 要發展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于一身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新興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要大力培育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在遼寧考察時的講話(2013年8月28日-31日),《人民日報》2013年9月2日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點在于優化產業結構、消化過剩產能,最終要落實到一家家企業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企業要抓住機遇,不斷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 |
相關閱讀:
- [ 03-02]精準有力:習近平首次以供給側思維觀照新聞輿論
- [ 03-02]習近平當選巴基斯坦“2015年度政治家”
- [ 03-02]調查:98.1%網民擁護習近平提出的中國治網主張
- [ 03-02]盤點這三年習近平兩會“下團”足跡
- [ 03-02]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四個‘沒有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