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題:中關村率先試點 中國探索更開放的“綠卡”政策 新華社記者 陳舒 孫琪 李崢巍 美國人艾德瑞有個甜蜜的“煩惱”——要不要去申請一張中國“綠卡”呢?在中國已經生活5年多的他,2009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后不久,因為看好中國的發展前景,和幾位中國合伙人一起在北京成立了一家海外投資咨詢公司。 最近,在華外籍人士迎來好消息。根據中國發布的《關于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放寬外國人永久居留的申請條件,明確資格待遇,簡化受理審批程序,規范日常服務管理等內容。 3月初,作為試點地區之一的北京,率先實施20項出入境新政,內容涵蓋外國人簽證、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服務對象為在北京創新創業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外籍華人、創業團隊外籍成員和外籍青年學生四類,并在海淀區雙榆樹設立了中國第一個“綠卡”受理地點——中關村外國人服務大廳。 此次北京出臺的20條新政,有10條是專門服務在中關村示范區任職或創新創業的外籍人員,其中包括開通“為中關村外籍高層次人才開通申辦永久居留直通車”,對符合該項目的外籍人才審批期限由過去的180個工作日縮短為50個工作日。 中關村外國人服務大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政策實施第一天,就有大約60人來咨詢,有些外籍人士已經開始著手辦理相關手續。 2004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公安部、外交部頒布實施《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中國“綠卡”時代由此開始。 過去有一些外籍人士表示,他們在被中國文化和發展機遇所吸引的同時,卻由于申請條件、辦理手續繁瑣等諸多原因,對中國“綠卡”望而卻步。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有84.85萬外籍人士居住在中國境內。這其中擁有中國“綠卡”的不到5000人。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表示,完善外國人永久居留制度、外籍人才落戶“直通車”的開設,是落實人才強國戰略、促進創新驅動發展一項重要舉措,將促進北京、特別是為中關村吸引聚集更多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為中國科技創新提供更多的動力。 據了解,相比以往的政策,此次在中關村試點的政策取消了對申請人的職務限制,縮短了居住年限。只要具有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或在中關村企業連續工作滿4年、每年在中國境內實際居住累計不少于6個月的外籍華人(過去則為4年內必須居留3年以上),即可申請“綠卡”。 同時,進一步拓展從工作簽證向永久居留證的轉變,即對中關村市場化外籍人才申請永久居留實施積分評估制度,達到一定積分后,即可申請“綠卡”等。 另據了解,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實施的12項出入境政策措施中,也有一些類似的安排。 “中關村先行先試、啟動受理大廳,具有重要意義。這向全世界釋放出信號,中國將進一步改革開放,注重人的開放。”王輝耀說,“只有人才可以不間斷地流動,創新等各方面的發展才會越來越好。” 作為北京新政策實施后首批完成申辦永久居留證并成功繳費的申請人之一,美籍華人黃瑩欣喜不已。“以后回來做事就像回家一樣,信心更足了。我還有不少親戚朋友也在海外,知道這個消息后都很興奮,以后創業就無后顧之憂了。”黃瑩說。 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負責人表示,除10項政策僅適用于中關村國家示范區外,還有10項政策可在北京全市范圍內通用,包括外國留學生可在北京市以創業、實習簽證的名義工作,在國外的留學生也可以申請來北京工作等。 在京工作的外國人,如已連續兩次申請辦理工作類居留許可,且無違法違規問題的,第三次申請工作類居留許可,可以申請有效期不超過5年的工作類居留許可。 “像我們智庫聘請的外籍專家,在美國當過教授,還有博士學位,之前每年都要去辦工作簽證,有時只能簽3個月。現在可辦2年,連續2次就可以辦5年。”王輝耀強調,這將會惠及很多企業和研究機構。 “未來中國會更加國際化,那也是我們的機會所在。”艾德瑞說,或許他是時候去申請一張“綠卡”了。(參與采寫:龐元元 謝晗 實習生金銳) |
相關閱讀:
- [ 02-26]中關村外籍華人博士可永久居留 政策放寬程序簡化
- [ 02-25]職場資訊:中關村外籍高層次人才可申請永久居留
- [ 01-28]公安部中關村推居留新政試點 華人創業歸途更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