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兩會:創新驅動型經濟:政府與私營部門角色互補
2016-03-05 19:06:12??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孫靖 |
分享到:
|
【熊貓觀察原創】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年以來,中國采取多項舉措,推進創新驅動型增長。 《熊貓觀察》欄目通過郵件采訪了拉丁美洲開發銀行駐華首席執行官吉娜·卡貝列羅和來自秘魯的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威廉·維加,請他們談談對政府和私營部門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以加快創新驅動型增長的看法。 熊貓觀察:創新應當由誰來驅動,政府還是私營部門? 卡貝列羅:中國政府和私營部門在推動創新的過程中都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兩個方面相互補充,協同配合。政府的作用是創造一個鼓勵創新的環境,公平合理地規范參與者的行為,減少創新面臨的障礙。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與私營部門、政府與大學和技術中心等的多部門之間的合作都是促進創新的關鍵。對于參與創新和發展的各個利益攸關方來說,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至關重要。這樣可以確保共同所有權,從而確保可持續性。 維加:要在中國推動創新,政府和私營部門的作用都很重要,而且密不可分。政府在法規、制度和經濟等方面提供必要條件,為創新提供保障和激勵;私營部門方可積極投入創新,并轉化創新成果。 熊貓觀察:那么,我們在推動創新時主要應當關注哪些方面? 維加: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正在為新的中小企業注入更多資金;企業可以利用不少便利條件,如相對較低的工資、國內的巨大市場以及在互聯網網站和平臺做國內外市場的在線交易等。 毫無疑問,這些舉措都至關重要。在很多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都對經濟起到關鍵作用,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的企業中有99%為中小企業。2014年,中國的中小企業提供了75%以上的就業崗位,其產值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60%以上,占國家總稅收的50%以上,占中國出口總額的68%以上。 卡貝列羅:瑞典和德國等發達國家在創新方面取得成功,應歸功于我們在前面提到的多部門合作。中國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通過結合技術人力資源、先進技術和大量相關資源以及企業“走出去”等措施,為創新和變革注入強有力的催化劑。 中國的硅谷即地處北京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那里聚集了北大和清華等著名高校,百度和聯想等創新型企業,還有眾多的科研機構、國家級實驗室和全國工程中心等等。中關村示范區已成為促進多部門協同創新和推進技術變革的最好催化劑。到目前為止,中關村示范區的科研機構已經取得超級計算機、非典和禽流感疫苗等多項具有突破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熊貓觀察:在推動創新驅動型經濟的過程中如何避免走彎路?在這方面你們兩位有什么建議? 維加:正如其他很多發展中國家已經認識到的那樣,推動創新面臨兩個重要挑戰。第一是必須強化制度,使之成為社會行為的規則,如切實保護知識產權、有效執法、精簡行政審批等,為企業創新提供良好的條件和保障。第二點是辦好教育,教育體制應當鼓勵想象力、提倡鉆研和創新。這對所有國家的社會發展都至關重要。 與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有落實重大舉措的資金和政治意愿,并且已經開始行動,包括建立高技術園區、支持孵化器項目和新興企業、開設研發中心、投資教育、使大學和其他科研機構與國際接軌等等。 綜觀中國政府與私營部門既各司其職又密切合作開展的各項行動以及面臨的優勢和挑戰,我們可以說,中國完全有望在2050年以前成為世界科技的領先者。 嘉賓簡介:吉娜·卡貝列羅,拉丁美洲開發銀行駐華首席執行官,北京師范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副研究員,前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委員會代表。 嘉賓簡介:威廉·維加,秘魯經濟學家,在中國和秘魯私營及政府部門有10年的工作經驗,從事研發、投資、國際貿易、創業等領域的經濟和管理分析,目前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主攻國際商業研究。 |
相關閱讀:
- [ 03-05]環衛工代表謝智波:用腳走出來的建議更“貼心貼肉”
- [ 03-05]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感謝怒斥號販子的姑娘
- [ 03-04]兩會新聞中心19場記者會搶“鮮”看
- [ 03-04]“據”焦兩會:數讀全國人大成績
- [ 03-04]網友@兩會(2):點贊人大新聞發布會,坦誠VS尖銳!
- [ 03-04]老外看兩會丨他們為什么如此看重兩會?
- [ 03-04]兩會繪藍圖 全球齊關注
- [ 03-04]十八大以來連續3年兩會“打虎” 這些老虎都有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