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連續四年參加上海團審議都說了啥
2016-03-06 07:18:55??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習近平指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就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關鍵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該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簡政放權,深化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管理,同時要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要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好國有資產流動平臺作用,著力降成本、提質量、增效益,真正使企業成為市場主體。 習近平強調,創新發展理念首要的是創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上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要抓住時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要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 習近平指出,要按照“三去一降一補”要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既努力為經濟發展籌集動員更多要素和資源,又著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要引導增量、優化存量、主動減量,積極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面提升上海實體經濟發展能級和水平。 習近平還就當前兩岸關系發展發表了看法,他指出,上海及周邊地區有不少臺資企業,同臺灣方面的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比較多。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擺脫緊張動蕩、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發展,同胞往來更加密切,臺海呈現安定祥和局面。兩岸同胞對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充滿期待,我們不應讓他們失望。 習近平強調,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性質,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堅定意志,也是我們對歷史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和責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共同美好未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等參加審議。 ▲延伸閱讀 過去三年,習近平怎么說,上海怎么做 三年來,每逢3月5日,人民大會堂上海廳總會記錄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的囑托與厚望: “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2013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立足全局、突出重點,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不斷為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先行先試大膽創新”——2014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努力走出一條符合特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新路子。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繼續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在以開放促改革方面繼續走在前列、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繼續走在前列、在創新社會治理方面繼續走在前列、在從嚴管黨治黨方面繼續走在前列。 三年來,上海的每一步改革攻堅、創新探索、治理實踐,都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重托,始終牢記承擔國家戰略的責任與光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明確表示,我們的一切工作,要立足上海,但要更多算國家賬、戰略賬、長遠賬。“凡是有利于國家利益、大局發展的工作,我們要毫不遲疑地做,堅持不懈地抓;凡是中央確定的戰略謀劃、布局和任務,我們要主動承接、積極參與、自我加壓;凡是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事,我們要勇于率先探索,樂于做打基礎、育人才、建機制、造環境的活。” 排頭兵、先行者,承載著特殊的使命;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意味著特別的擔當。三年歷程,也是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戰略、新思想的不斷領會與踐行。 |
相關閱讀:
- [ 03-05]習近平打老虎動漫續集:當官不能任性
- [ 03-05]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開幕 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
- [ 03-05]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
- [ 03-05]習近平到上海代表團參加審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