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3月6日專電(記者 羅捷)遼寧省消費者協會與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日前聯合發布風險提示,梳理信用卡使用過程中的五大騙術,提醒消費者引起注意。 一是變身銀行官方號碼發釣魚網址。利用偽基站群發“假冒銀行官方號碼+釣魚網址”的短信占據很大比重。王女士收到由“95XXX”發來的“積分換禮品”信息,但被要求填寫身份證號、信用卡卡號與密碼。專家提醒,難以分辨時需致電相關銀行信用卡官方熱線核實。 二是冒充網店客服發釣魚網址。利用消費者真實購物信息,冒充網店客服,致電稱商品斷貨,需要提供信用卡卡號、有效期、CVV2碼等信息“退款”,隨后引誘消費者進入釣魚網站填寫。一旦泄露信息,信用卡很可能被盜刷。 三是在微信互動界面和“紅包”嵌入釣魚網站。不法分子在微信群中分發嵌入釣魚網站的紅包,或者在微信互動界面中嵌入釣魚網址。例如,吳女士曾隨手轉發微信群里一條祝福頁面并填寫個人信息,后來頻頻收到信用卡消費短信。專家提醒,不能因為是熟人就點擊不明來路的鏈接與“紅包”。 四是“山寨”微信公眾號推釣魚網址。趙先生是某手機游戲的熱心玩家,他在微信上搜索到某游戲的公眾號添加關注,之后在界面購買了游戲套餐,輸入了信用卡信息,結果發生了盜刷事件。 五是免費WIFI存陷阱。專家提示,盡量不要在公共場合連接來源不明的無密wifi,連接也不要有涉及支付類的操作。一旦中了木馬病毒,應第一時間修改用戶賬戶密碼,立即解除所有網上支付綁定,聯系信用卡發卡行。 |
相關閱讀:
- [ 03-05]刷信譽詐騙別再上當了 這種老套詐騙手段總有人被騙
- [ 03-04]寧化一女子利用支付寶詐騙5家金店被刑拘
- [ 03-04]假裝租車拉貨實際詐騙盜竊 共作案20多起
- [ 03-03]接到失物招領短信 失主以為遭遇詐騙 原來是誤會
- [ 03-03]男子誤點詐騙短信卡內23萬元飛了 騙子獲刑8年
- [ 03-03]福清一男子誤點詐騙短信卡內23萬元被轉走 騙子獲刑8年
- [ 03-02]開學季大學生謹防三類詐騙 不隨意泄露個人信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