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李克強總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有媒體梳理了總理報告中網友最關心的十大新鮮詞兒,結果顯示“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互聯網+政務服務”、“分享經濟”、“光網城市”、“海外倉”五個新詞都與互聯網息息相關。 科技點亮生活,網絡便利世界。接入世界互聯網22年來,互聯網在中國的正向生長已成井噴之勢。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0.3%;手機網民規模高達6.2億,占比提升至90.1%。可以說,互聯網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已經滲透到公共服務領域,為加快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有效促進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保障,“報告熱詞”就是一個見證。 從“報告熱詞”中,可以看到互聯網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以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與業態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強勁推力。比如說,“海外倉”這種新的物流形式就有利于解決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種種痛點,進而推動電商經濟正向發展。至于“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其更能集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力拉動經濟爬坡過坎。 從“報告熱詞”中,可以看到互聯網對民生改善的推動。就互聯網發展而言,其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光網城市”建設就能夠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分享經濟”作為一種建立在資源共享基礎上的嶄新模式,其運用技術力量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也能夠通過“分享”形式為民眾帶來諸多紅利。 從“報告熱詞”中,可以看到互聯網對社會治理的帶動。通俗點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互聯網+政務服務”既能推動傳統政務服務升華,也能創造出新的發展思路及發展模式。畢竟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后,通過數據共享和線上傳輸能夠將一部分的公共服務需求在線上解決,既避免了群眾“跑斷腿”,也有助于以線上公開形式助推陽光政府建設,為社會治理注入活力。 互聯網進入2.0時代以來,產生的運用也更為廣泛。無論是“網絡強國戰略”,還是“互聯網+”行動,以及互聯網扶貧,其都凸顯出國家在互聯網發展方面的“為民”、“惠民”理念。“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互聯網+政務服務”、“分享經濟”、“光網城市”、“海外倉”等“報告熱詞”就是一個例證,其已充分說明了國家是在讓全民共促網絡發展、共沐網絡繁榮、共享網絡成果,也凸顯出國家“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的新思路、新視野。(南方網李盈) |
相關閱讀:
- [ 03-03]福清市文化惠民品牌 “相約九日臺”將走進福清
- [ 02-23]“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惠民演出走進永泰
- [ 02-10]福州春節文化惠民演出啟幕 活動持續到正月初四
- [ 01-27]上青鄉:多措并舉做好計劃生育惠民工作
- [ 12-28]盛興豐田節能產品惠民補貼3000元倒計時3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