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時評]培育發展新動能 政府工作報告傳遞中國信心
2016-03-06 22:48:01??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總理表示,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回顧2015年,我國經濟增長6.9%,增速比2014年回落0.4個百分點,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就業、居民收入和物價水平保持穩定。面對世界經濟低迷和國內多重矛盾交織的挑戰,我國經濟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凸顯出一個“穩”字。 看形勢不應光盯數字,更應看到背后的質量。在世界經濟深刻調整和國內經濟艱難轉型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能夠取得這樣的增長成績殊為不易。對于中國經濟增長前景過度悲觀或者唱空中國經濟的論調是站不住腳的。 在占全球GDP82%的前25位經濟體中,我國經濟增速僅略低于調整核算方法后的印度的增速。在我國經濟減速的同時,我國經濟總量、國際貿易、對外投資占全球的份額都保持上升態勢,表明我國總體競爭力沒有下降。特別需要提到的是,隨著美聯儲加息、大宗商品大幅走低和我國經濟轉型調整,2015年國內國際金融市場都出現了較大波動,我國經濟經受住了股市、匯市波動的考驗,保持了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總體態勢。 去年,我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中國成功地實現了經濟增長由投資和外貿拉動為主向由內需特別是消費為主的重大轉型。同時,去年我國新增就業人口達到1312萬人,遠超年初預計的1000萬人的目標。職工養老保險金平均收入水平再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27.3%,實現了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的并軌,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覆蓋面更廣也更加公平。 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5%-7%,考慮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考慮了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穩增長主要是為了保就業、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這既符合現階段各種因素約束和有關戰略目標客觀需求,也是轉型升級的戰略取向所在,是轉型升級過程中預期的一種結果。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規模超過13億、經濟規模近11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階段轉換,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都前所未有。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不僅需要我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而且要進一步克服經濟新常態中深層次的矛盾和風險,著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打破體制機制束縛,大力實施簡政放權,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正如總理所說,從根本上說,發展的不竭力量蘊藏在人民群眾之中。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只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中國經濟網) |
相關閱讀:
- [ 03-04]圖表:解讀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 [ 03-04]俞正聲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 [ 03-03]數讀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 [ 03-03]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九大高頻詞
- [ 03-01]樓市“去庫存”列入13個省份政府工作
- [ 02-25]張德江參加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稿
- [ 02-23]教育部:仍有1600個縣尚未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