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2016-03-08 19:42:06??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韓國廣播公司記者:中方如何確保聯合國安理會新對朝決議得到有效執行?如何界定民生和非民生的范疇? 王毅: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責任也有能力執行好安理會決議,包括第2270號涉朝決議。 對民生的概念,各方應有共識。當然,中方在執行過程中,會本著客觀公正態度,對此進行必要評估、認定和監督。我要指出的是,第2270號決議不光有制裁,還重申支持六方會談,要求不采取任何可能加劇局勢緊張的行動。鑒此,中方認為,第2270號決議需要全面、完整加以執行。制裁是必要手段,維穩是當務之急,談判是根本之道。 目前半島局勢劍拔弩張,充滿火藥味兒。如果緊張加劇甚至失控,對各方都將是災難。作為半島最大鄰國,中方不會坐視半島穩定受到根本破壞,不會坐視中國安全利益受到無端損害。我們強烈敦促各方理性克制,不要再激化矛盾。 半島問題的最終解決,要綜合施策,對癥下藥。一味迷信制裁和施壓,實際上是對半島的未來不負責任。為此,中方提出實現半島無核化與停和機制轉換并行推進的談判思路。無核化是國際社會的堅定目標,停和機制轉換是朝鮮的合理關切,兩者并行談判,分步推進,統籌解決,既公平合理,又切實可行。對于其他各方提出的設想,包括以靈活方式開展三方、四方甚至五方接觸等,只要有利于把半島核問題拉回談判桌,我們都持開放態度。 《人民日報》記者:您如何評價三年來的中國外交?未來中國外交還能給人帶來什么期待? 王毅: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外交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積極進取,開拓前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國內外大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舉措,指明了中國外交前進的方向。春華秋實,三年有成。我們正在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努力目標是助力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選擇是堅持自身和平發展,同時推動世界的和平發展。基本原則是合作共贏,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主要路徑是建立形式多樣的伙伴關系,倡導結伴而不結盟,對話而不對抗。價值取向是堅持正確義利觀,在國際事務中主持公道,弘揚正義,在國家關系中義利兼顧,以義為先。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新年賀詞中說,“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我們將以習總書記的外交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在實現自身發展目標進程中,以更寬闊視野、更開放胸襟、更積極姿態,同國際社會一道,為世界的和平穩定盡責,為人類的繁榮進步出力。 |
相關閱讀:
- [ 03-08]王毅:中國外交不僅“高大上”而且“接地氣”
- [ 03-08]王毅回應美對華企業進行貿易限制:損人不利己
- [ 03-08]王毅談中日關系:日方應想好把中國當朋友還是敵人
- [ 03-07]外交部長王毅:積極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
- [ 03-07]外交部長王毅:G20峰會正處于全面籌備過程
- [ 03-05]外交部長王毅會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
- [ 02-26]王毅:希望臺灣當局新執政者接受一個中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