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2016-03-08 19:42:06??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日本《每日新聞》記者:請問您如何看待中日關系的現狀?中日關系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改善出路又在哪里? 王毅:由于日方在歷史等問題上的錯誤做法,這些年中日關系傷得不輕。盡管在雙方有識之士努力下,兩國關系出現了改善跡象,但前景仍不容樂觀。因為日本政府和領導人一方面不斷聲稱愿意改善日中關系,一方面又刻意到處給中國制造麻煩。這是一種典型的雙面人的做法。 中日兩國比鄰而居,隔海相望,兩國人民也有著友好傳統。我們當然希望中日關系能夠真正好起來。但俗話講,治病要斷根。對于中日關系而言,病根就在于日本當政者的對華認知出了問題。面對中國的發展,究竟是把中國當作朋友還是敵人,當作伙伴還是對手?日方應認真想好這個問題,想透這個問題。 新華社記者:過去一年歐洲國家和中國越走越近,您怎么看這種變化? 王毅:對歐外交是去年中國外交的一大亮點。尤其是習近平主席對英國進行“超級國事訪問”,掀起中歐合作的新高潮。我們同歐洲各國關系呈現競相發展、相互促進的新態勢。 中歐關系的積極變化不是一時之計,而是長遠和必然的選擇。中國始終把歐洲作為多極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極,歐洲開始更加客觀平和地看待中國的發展崛起。曾幾何時,中歐之間摩擦不斷,但塵埃落定之后,歐洲發現,中歐之間其實不會發生戰略對抗,也沒有根本利害沖突,相反合作需要越來越大,共同利益越來越多。當然,事物總是辯證的,中歐之間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彼此一定會越走越近,步伐也會越來越穩。 下一步,我們愿與歐洲切實推進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的建設。這是一個世紀工程,也是中歐雙方對人類發展進步應做出的貢獻。 柬埔寨《高棉日報》記者:3月下旬將舉行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中國將如何支持東盟的發展? 王毅: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的“銀婚”之年。25年來,中國與東盟關系經受了各種考驗,合作取得了累累碩果。當前,中國和東盟關系又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進一步踐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打造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我們愿把東盟作為“一帶一路”合作的優先伙伴。建設好中老、中泰鐵路和中國印尼雅萬高鐵等項目,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動泛亞鐵路網建設,讓中國與東盟各國人民更加方便地相互往來。 我們愿把東盟作為對外自貿合作的優先伙伴。實施好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給雙方企業和人民帶來更多實惠。積極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力爭年內完成。 我們愿把東盟作為區域合作的優先伙伴。本月底,李克強總理將邀請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所有國家,也就是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的領導人齊聚海南,舉行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瀾湄一江連六國。我們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瀾湄合作的特征是更接地氣,更重效率。目前已有78個早期收獲項目。瀾湄合作是中國—東盟合作的有益補充,還可助力東盟的整體和均衡發展。 我們還愿把東盟作為海上合作的優先伙伴,用好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加強在海洋經濟、海洋環保、海上安全等領域合作。同時也愿探討建立南海沿岸國合作機制,把南海這個共同家園維護好,建設好。 中國新聞社記者:緬甸現政府任期將在3月底結束。中方對緬新政府有何期待?密松電站等項目的前景怎樣? 王毅:中緬友好根植于兩國人民心間,有著強大生命力,不會因緬甸國內形勢變化而改變。我們對中緬關系的未來充滿信心。 昂山素季女士以及她領導的民盟與中國一直有友好交往,彼此了解和信任不斷增加。我們對緬甸的未來同樣充滿信心。 中緬是搬不走的鄰居。中國愿意幫助緬甸更好、更快發展起來。密松電站是一個商業合作項目,履行了完整審批手續。合作中遇到一些困難,是“成長中的煩惱”,雙方將繼續積極妥善處理。我們對中緬互利合作的未來當然也充滿信心。 |
相關閱讀:
- [ 03-08]王毅:中國外交不僅“高大上”而且“接地氣”
- [ 03-08]王毅回應美對華企業進行貿易限制:損人不利己
- [ 03-08]王毅談中日關系:日方應想好把中國當朋友還是敵人
- [ 03-07]外交部長王毅:積極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
- [ 03-07]外交部長王毅:G20峰會正處于全面籌備過程
- [ 03-05]外交部長王毅會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
- [ 02-26]王毅:希望臺灣當局新執政者接受一個中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