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2016-03-08 19:42:06??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贊比亞《每日郵報》記者: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低迷,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中非經貿合作和中國對非援助能不能得到有效落實? 王毅:今年是中非建交60周年。世界變了,中國和非洲也在變,但不變的是中非之間彼此信賴、相互支持的深厚友誼。 去年底,習近平主席宣布實施對非十大合作計劃。這個計劃的最大特點就是要從迄今主要依靠資源類產品的貿易模式轉向更多開展投資和產業合作,通過鼓勵更多中國企業走進非洲,幫助非洲加快工業化進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因此,這一計劃可謂正逢其時,恰恰可以有效應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給非洲帶來的新挑戰。中國一向言出必行。峰會剛剛過去3個月,我們已經和20多個非洲國家對接,積極落實峰會成果,一批早期收獲項目即將落地,中非產能合作基金也已啟動運行。 多年來,外界對中非合作有各種議論。但非洲自己最有發言權。去年中非峰會上,多位非洲領導人公開表示,中國從來沒有殖民過非洲,而是幫助非洲擺脫貧困、實現發展,為非洲帶來了新生;非洲一直在尋找一個有著共同利益和真正可靠的合作伙伴,最終找到了中國。他們的發言在現場引發強烈共鳴,真正代表了廣大非洲人民的心聲。 “外交小靈通”網友:中國外交這么忙,究竟在忙什么呢?跟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有關系嗎? 王毅:很高興回答來自網友的問題。首先愿借這個機會感謝廣大網友對外交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這位網友說得很對,中國外交這幾年的確非常忙,但忙得很有必要,很有收獲。 必要,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事情越來越離不開中國的參與。三年來,習近平主席20次出訪,相當于環繞地球飛行10圈。所到之處都刮起強勁“中國風”。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中國人的腰板越來越硬。 收獲,是因為中國外交不僅“高大上”,而且“接地氣”。大家看到,中國的領導人,甚至我們的主席、總理都在出訪期間親自做“講解員”和“推銷員”。他們心里想著的是國內的發展建設,裝著的是人民的利益福祉。 我只舉一個例子。今年1月習主席訪問伊朗后4天,首列“義烏—德黑蘭”貨運班列通車,為義烏7萬多家商戶開辟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快捷通道,讓他們擁有更多商機、更好收益。其實還有很多這樣的事例和故事,大家如有興趣,請點擊一下“外交小靈通”。 最近外交部推出了一項促進地方發展與開放的新舉措,那就是外交搭臺,地方唱戲。在外交部藍廳為地方省區市舉辦全球推介活動,邀請各國駐華使節及企業參加,彼此零距離交流,面對面對接。上個星期,主辦了首場推介寧夏活動,反響很好。今后大概每兩三個月舉行一次,歡迎各省區市踴躍參與。 中國外交今后還會越來越忙,服務和支持國內發展的力度會越來越大,我們老百姓從中分享的“紅包”也會越來越多。 記者會歷時2小時,500多名中外記者參加。 |
相關閱讀:
- [ 03-08]王毅:中國外交不僅“高大上”而且“接地氣”
- [ 03-08]王毅回應美對華企業進行貿易限制:損人不利己
- [ 03-08]王毅談中日關系:日方應想好把中國當朋友還是敵人
- [ 03-07]外交部長王毅:積極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
- [ 03-07]外交部長王毅:G20峰會正處于全面籌備過程
- [ 03-05]外交部長王毅會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
- [ 02-26]王毅:希望臺灣當局新執政者接受一個中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