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新氣象:“地方軍團”在新媒體跑道發力趕超
2016-03-09 15:29:52??來源:綜合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每年的中國人大和政協例會(中國稱兩會)都是中國媒體實力比拼的賽場,不過與以往新華社等中央級媒體爭奇斗艷的情景不同,今年兩會上“地方軍團”已經不再滿足于“打醬油”的角色了。在3月7日由官方人民日報下屬的“人民網-澤傳媒”公布的中國兩會地方衛視新聞排行榜上,過去藉藉無名的廣東衛視居然遙居融合指數第一,其中收視率和社交活躍度繼續大幅度領先;而在3月5日中國人大會議開幕當天,廣東衛視已經奪得融合指數、收視率和活躍度這三項冠軍。 “我們采用了一系列新媒體技術和呈現方式,而且與zaker展開了全面合作。”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張惠建說。與zaker合作的是廣東衛視推出的“觸電頻道”--一款只在手機上收看的視頻客戶端。廣東衛視提供兩會V R等兩會現場視頻資訊,zaker則利用其超過1·5億的用戶進行廣泛推送。 “這種勢頭非常可怕。”中央電視臺的一名地方記者站負責人說,地方媒體利用新媒體平臺實施的“彎道超車”式追趕,令央媒普遍感到了競爭的壓力,“而且地方媒體在條條框框上往往更少一些,更接地氣。” 過去時常被稱作南方系的廣東媒體之變化,是中國地方媒體搶占新媒體輿論場、實現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就在兩會開幕不久的3月5日,位于廣州的南方都市報推出一款頗有具沖擊力的題為《當官不能任性》新媒體融合產品,將中共倡導的“三嚴三實”和反腐倡廉以動漫+h5形式呈現,頓時走紅網絡。2天內收獲了1500多萬“眼球”。“上級機關也給以了充分肯定,我們很有獲得感。”南方都市報的相關負責人說。 “增加力量投入,強化組織保障,確保了媒體轉型過程中走正道、大發展。”廣東省宣傳主管部門一名負責人表示。他以兩會為例,廣東此次派出了近400人的報道團隊,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新媒體的技術和內容編輯人員,甚至包括音樂師、產品設計師,后方支撐的新媒體團隊也超過了240人。“7家主要媒體300多人的傳統媒體報道團隊一崗雙責,在為報紙和廣播電視供稿同時也為新媒體報道提供內容支持。”他說。 顯然,中國加快媒體融合的部署,已令一度苦悶的地方媒體重新收獲了自信,媒體人的創新能力得以空前爆發。以南方軍團為例,南方網、金羊網、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羊城派”、南方都市報“并讀”客戶端、21世紀經濟報道客戶端、廣州日報“廣州參考”客戶端等一批新媒體傳播平臺,已成為今年中國兩會報道的一支不可小覷的新“粵軍”。 21世紀經濟報道推出的MV說唱+動漫《Come on,十三五》和H5產品《關于政府工作報告,亮點都在這了,你get了嗎?》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及業內評價,成為網絡爆款。南方網推出大型中英雙語兩會欄目“揚帆中國號”等專題,面向海內外傳播兩會盛況;“南方+”客戶端的“我是代表,我關注”等欄目,南都“并讀”客戶端設立的“提案議案”、“部委聲音”、“南都獨家”等專題,欄目上線首日閱讀量均超過250萬。面向都市白領的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兩微一端一網”等20多個平臺的兩會報道全數媒矩陣,訪問量一周突破5000萬。廣州日報的“廣州參考”客戶端推出“熱兩會”、“深兩會”、“在兩會”等專題,深圳廣電集團推出“落實新理念勇當排頭兵”專題,借助CUTV等平臺進行多屏互動傳播,也都驚喜連連,收獲頗豐。 “兩會上的這次肌肉秀,說明中國主流媒體完全可以在新媒體領域施展拳腳,快速贏得話語權,而且可能越來越模糊央媒和地方媒體間的界線。”暨南大學新聞學院的一位研究者這么認為。 |
相關閱讀:
- [ 03-09]兩會剖析:這些質量熱點你得知道!
- [ 03-09]兩會報道新看點 好看好記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這里
- [ 03-09]縱覽國內紙媒"兩會"報道 新招數頻出正能量滿滿
- [ 03-09]新媒體讓兩會聲音更響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