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攻堅十問:綠色與發展 魚和熊掌能否兼得?
2016-03-09 19:56:52??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政府官員說:能! 潘碧靈(政協委員、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 “我們正在為綠色發展而努力,一步一個腳印。”采訪中潘碧靈告訴記者,“湖南正在走出一條自己的綠色發展之路。” ——后發是優勢 生態也是優勢 “湖南要實現綠色與發展,就必須發揮湖南自己的優勢,后發是優勢,生態同樣是優勢。”潘碧靈表示。“東部地區原來走過的一些彎路,我們就避開。現在國家也提出了供給側改革,湖南就應該著重發展一些高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在這個層面,我們跟東部發達地區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在產業的發展定位上,實現轉型升級。” “對于一些產能過剩的產業,去庫存、去產能。例如工程機械,別看湖南的工程機械規模大,但很多核心技術并不掌握,是一個虛的大胖子。” “發展生態經濟,是湖南綠色發展的必經之路。湖南森林覆蓋率達到57%。山清水秀,正應該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有機農業、健康養生、養老產業。”潘碧靈舉例說,“就像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她正好處在武漢等城市群中間。可以為他們提供健康養生休閑服務。” 冷新生(人大代表、江西省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贛州的生態,聞名全國。”冷新生告訴記者,“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綠色和發展結合起來,形成合力。” ——供給側改革 建立綠色產業新體系 “首先,贛州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新路子。堅決向‘三高’項目說‘不’,向污染企業‘亮劍’,堅守環境準入底線,決不允許突破生態紅線。”冷新生告訴記者。 而在最大限度保護原有生態的基礎上,冷新生還提出要利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契機,形成綠色產業新體系。 “推動東江源、贛江源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健全河湖管理制度,建立覆蓋到鄉村的‘河長制’。”冷新生表示,“推進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和環境損害補償機制。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提高考核權重,嚴格考核獎懲,以完善的制度體系保護美麗生態。” 老百姓說:能! 綠色和發展可不僅僅是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的事,它可是關系到咱老百姓自己生活質量的頭等大事,沒人愿意帶著口罩上班,也沒人愿意喝著層層過濾還不潔凈的水……兩會期間,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群眾,看看他們眼中的綠色發展是什么樣。 孟雪(會計、公司白領):下班后關電腦,避免不必要的復印或打印,雙面復印,用較小字號、行距和頁邊距。不用一次性紙杯,這就是綠色。自己不再需要的書、雜志回收利用,能捐的捐,不能捐的盡量送到造紙廠,用于生產再生紙。經濟實惠,這就是發展。 王德強(出租車司機):少開快車,少踩剎車,省油又環保,這不就是綠色。只要大家少開車,路上的車少了,自然就環保。現在好多人換了電動車,一天才五六十塊錢的費用,這就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發展。 李英林(保潔員):咱不知道啥是綠色發展的國家政策,可知道這紙是樹做的,咱都得愛惜。舊的拖布、塵推、條帚、掃把,重新用細鐵絲或布條綁上就能接著用。咱不浪費,就是給別人省出了東西。這是不是就是你說的綠色發展?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3月7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政協委員、央視新聞評論員白巖松就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改善環境質量除了政府的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努力,公眾參與也必不可少。要使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白巖松用“蜜蜂”來形容。“不僅自己去采蜜還要去散播花粉,讓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沒有綠色的生活方式很難有真正的青山綠水。” 綠色發展,其實就是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有了這好山好水,中國才能有好發展。 正如習近平主席說過的:“這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記者 張雷) |
相關閱讀:
- [ 03-09]中國經濟咋樣,稅收數據告訴你真相!
- [ 03-09]習近平:毫不動搖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 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 [ 03-09]李克強以火鍋贊重慶經濟之“火”
- [ 03-08]王憲魁:奮力開創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 [ 03-08]國際輿論看好中國平衡推進經濟增長和結構改革
- [ 03-08]美智庫:中國經濟“新常態”將惠及全球
- [ 03-08]愛爾蘭駐華大使康寶樂: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
- [ 03-08]新西蘭駐華大使:中國提出經濟增長的創新理念意義非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