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錦囊”中的振興東北妙計
2016-03-09 20:17:44??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學習進行時】東北全面振興,是事關“十三五”發展全局的關鍵一役。習近平在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的講話為東北全面振興指出了新路子。新華網“講習所”今天推出《習近平“錦囊”中的振興東北妙計》,與您共同領悟。 驚蟄剛過,春耕的日子漸漸來臨。3月7日上午,習近平來到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并做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的講話不僅涉及老工業基地振興,還包括了生態、農業、民族、法治等多個方面。在“春雷響,萬物長”的節令,這次增力提氣的講話振奮了東北的精氣神。 東北全面振興事關“十三五”全局 從2015年各地GDP增速來看,東北三省在全國省區市中處于倒數幾位。從區域經濟發展看,東北地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成為全局的短板。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東北振興也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能不能解決東北發展難題,可以說事關全局。 習近平對東北的難題格外關心。近年來,他不僅在全國兩會期間分別到東北三省的代表團參加審議,還曾親赴遼寧和吉林深入調研,把脈東北發展的問題所在。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希望黑龍江“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為東北經濟指明了一條全面振興的新路。 十六個字定基調 對于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習近平指出,急躁是不行的,浮躁更不行。他提出十六個字:“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 “瞄準方向”就是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習近平強調,發展不能守株待兔、固步自封,要在市場環境下、競爭中求發展。 “保持定力”就是不急躁、更不浮躁。東北經濟的“病根”在于產業結構單一,而調結構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指望畢其功于一役是不現實的,必須“一以貫之、久久為功”。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習近平所說的加法是投資、需求、創新,減法是淘汰落后產能,乘法是創新驅動,除法是市場化程度。他指出現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補課。 創新驅動是核心 在東北考察調研時,習近平把創新驅動發展上升至核心地位。這次講話,他更進一步提出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習近平說,沒有現存的“金娃娃”擺在那里。國有企業要“借東風”,激發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 要激發內生動力,必須靠創新——理念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 |
相關閱讀:
- [ 03-09]鞏固政治基礎 共促兩岸發展——國際社會積極評價習近平總書記涉臺重要講話
- [ 03-09]代表委員“點贊”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
- [ 03-09]習近平:毫不動搖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 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 [ 03-09]代表委員“點贊”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
- [ 03-09]習近平:使我國婦女事業發展具有更豐富的時代內涵
- [ 03-09]習近平參加政協民建、工商聯界聯組會講話全文
- [ 03-09]旅法僑界關注習近平講話: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基礎
- [ 03-09]那山、那水、那人:四年兩會 習近平與少數民族代表的故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