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件事,習近平在青海團最關心
2016-03-11 07:07:0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習近平2016兩會時間⑨ 3月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省代表團參加審議。新華視點(XHSXHSD)跟您來聊聊,習近平在與代表們交流中最關心的三件事。 1. 民族團結 2016年3月10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的審議。這是少數民族代表向習近平敬獻哈達。 【現場】 10日上午,當總書記走進會場時,藏族的王玉虎代表、蒙古族的諾衛星代表、土族的何峰代表分別向總書記獻上潔白的哈達,表達對黨中央和總書記的敬意。習近平請他們轉達對各族人民的祝福。審議中,幾位少數民族代表就民族團結進步、促進城鄉教育公平、實施精準扶貧等發言。習近平不時詢問具體情況,強調多民族是我國一大特色,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要著力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尊重民族差異、包容文化多樣,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團結和睦、共同發展。 【鏈接】 習近平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去年“十一”到來之際,習近平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并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他們,同他們合影留念。從甘肅到內蒙古,從新疆到云南,每年習近平在國內考察時都少不了看望少數民族群眾。兩會期間,總書記也常與少數民族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面對面交流。去年3月6日,習近平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一眼就認出穿著民族服裝的蘭念瑛是畬族。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還參加了少數民族界委員聯組會。在2014年9月28日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分析了我國民族工作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深刻闡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會議指出: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一些民族地區群眾困難多,困難群眾多,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難度較大,必須加快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 “要加強基礎設施、扶貧開發、城鎮化和生態建設,不斷釋放民族地區發展潛力。” “要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要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著力改善民生。” 2.生態保護 【現場】 青海省委書記駱惠寧代表就推進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發言。談到為保護生態環境、公園內部分牧民需要安置問題,總書記說,一定要解決好牧民定居問題,定居才能搞好畜牧業。總書記詳細詢問了在貧困戶和牧戶設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情況,強調一定要把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搞好。省長郝鵬代表介紹了青海近年環境生態發展情況。總書記關心地詢問青海保護生態環境、推進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情況。習近平強調,一定要生態保護優先,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總書記強調,我們不能欠子孫債,一定要履行好責任,為千秋萬代負責,要有這種責任擔當。 【鏈接】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同時,地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非常脆弱,決定了青海保護生態環境任務重難度大。 |
相關閱讀:
- [ 03-10]再用眼睛喻生態保護 看習近平的綠色發展觀
- [ 03-10]習近平: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 03-10]習近平在上海團的發言有何深意
- [ 03-10]習近平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
- [ 03-10]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張高麗分別參加審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