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談提振經濟發展信心
2016-03-12 11:02:42?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瑜輝 |
分享到:
|
盧志強:中國企業走出去要順勢而為、順勢而行、順勢而成 近幾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也不斷加快。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董事長盧志強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要順勢而為、順勢而行、順勢而成,要深度融合、做好品牌,才能占領國際市場的高地。 盧志強說,中國企業要走出去,需要了解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和國際匯率變化動態。企業到異國異地去投資,要深度知情并努力融合。在異國異地做得越成功,國際市場和消費者對中國企業的認知度就越高。企業產品和品牌在國際上享有知名度和影響力,才算實現國際化。 “走出去、國際化對中國企業既是考驗,也是一個發展高地。”盧志強說,中國企業應堅定不移地占領這個高地。只要不懈努力,中國企業將出現一大批在全球有影響力的企業集團,為全球經濟做出貢獻。 談到中國經濟走勢,盧志強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呈現“市場變化多、困難多、機會多”的市場特征,要從變化中看到更多的發展機會。“十三五”規劃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我對中國經濟未來充滿信心,既不會‘硬著陸’,也不會陷入通縮。” 王文彪:調結構、轉方式給企業帶來三重機遇 全國政協常委、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彪表示,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調結構、轉方式給包括非公有制經濟在內的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三方面機遇。 王文彪說,“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發展戰略的實施,為包括非公有制經濟在內的中國經濟帶來了區域發展的機遇。其次,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國內消費市場將為中國企業帶來巨大機遇。 “企業應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美觀度和體驗度,滿足國內消費者。”王文彪說。綠色發展也將帶來新機遇。王文彪表示,綠色發展是國之所望、民之所盼,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有廣闊發展空間。 徐冠巨:生產性服務業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極 “生產性服務業是全球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它與制造業的發展相互促進。”全國政協委員、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認為,這是一片新藍海,將成為我國未來經濟增長極,更是發展的新動能。 他指出,統計顯示,發達國家的服務業占GDP比重約70%,其生產性服務業又占服務業的70%。我國在這方面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徐冠巨以物流業為例說,物流是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短板。據統計,我國物流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高達30%至40%,而在發達國家只有10%至15%,企業利潤被壓縮,這直接影響著制造業的競爭力。 “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有利于重塑中國制造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將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帶來巨大動力,帶動中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強國。”他說。 針對非公有制經濟下一步如何發展,徐冠巨認為,民營企業家應在苦練內功上下工夫,堅持創新,樹立品牌;做大生產性服務業的“蛋糕”;積極參與農業產業鏈的建設,努力提高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水平。同時,作為民營企業家,要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提升,誠實做人、干凈做事。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