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走“三座大山”激發民營經濟新動能
2016-03-13 18:57:1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陳暉 |
分享到:
|
埃及客商在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采購仿真花卉。新華社發 2.推動政策落實提振發展信心 ●江南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圣豐集團董事長) 大力營造創新創業發展環境 對目前遇到的困難,有的民營企業家形容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直面問題,對癥下藥。我認為,下一步關鍵要激活民營企業內在潛力,大力營造創新創業的發展環境——落實好現行鼓勵民企創新的各項優惠政策,大力促進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轉化。要加強校企、院企合作,加快產業研究院等公共技術平臺建設,探索發展科技聯盟、產業聯盟等互助型企業聯盟,構建有效的研發體系和機制,建立以民企為主體的創新支持體系,努力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還應加強政、銀、企合作,經常向金融機構推介重點技改項目,搭建溝通合作的平臺,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創業風險投資領域,支持企業自主搭建創投平臺、設立天使基金,鼓勵產業資本進入創投領域。 (光明日報記者王斯敏采訪整理) ●周強代表(甘肅省發改委主任) 打通“中梗阻”為企業“松綁減負” 習近平總書記在聯組討論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進一步清理、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規范中間環節、中介組織行為,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成本。我們要認真抓好落實,把該放的、能放的審批事項全部放下去,打通“中梗阻”,為企業“松綁減負”。去年,我們在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政府投資項目審批、價格收費管理等三大方面加大了簡政放權力度。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充分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為各部門之間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實現在線辦理、縱橫聯動、協同服務、依法監管,不斷提高基層發展改革部門的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 (光明日報記者馮蕾采訪整理) ●王文彪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為民企投身生態產業提供政策支持 “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公經濟重要講話中令我尤其振奮的一句。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下大力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放開市場準入等難題,非常務實而有針對性。億利將加快轉型升級,讓企業的發展有底氣、有質量、有后勁。同時,我們也希望民企參與生態產業能得到更多政策支撐:一是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應對綠色生態產業提供期限不低于30年、政府貼息或利息不高于2%的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支持,以鼓勵更多企業和民間資本主動參與產業化生態扶貧;二是支持企業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政府實施的生態修復、土地修復、荒漠化治理項目;三是制定民企參與“一帶一路”的實施細則,使其與國企優勢互補,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光明日報記者王斯敏采訪整理) ●馬化騰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 創新合作提升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講話,對于民營企業而言是非常及時、有力的信號,給我們很大的鼓舞和信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信息量非常豐富,既清晰有力地傳達出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態度和方向,也準確細致地梳理了當前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同時還非常具體地指出了突破困境、有效扶持和促進民營企業更快發展的措施。眼下我國面對的是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互聯網行業等多個領域的整合力度趨強,競爭異常激烈。民營企業需要更多的技術、產品與服務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加強同業之間或者跨界合作,為國民經濟的增長和激發發展活力貢獻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楊君采訪整理) ●雷軍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 破除創業創新的政策束縛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進一步清理、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這讓民營企業家非常振奮。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就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商事制度改革對降低企業成本、改善創業創新環境起到了顯著效果。下一步,我們期待進一步簡化審批環節,完善支持大眾創業的制度。比如,公司法設定的一些程序要求常常成為股東自由約定的障礙。公司法應回歸“自由約定”原則,接受人力資本出資、解決股東之間股權比例約定的限制;解決股東自由約定中程序設定的限制,全面推行優先股、加大股東自由約定空間。同時實行公司章程工商備案制,改善創業創新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破除對個體和企業創新的種種束縛,形成“雙創”的新局面,我國經濟發展就一定能再上新臺階。 (光明日報記者楊君采訪整理) ●閆冰竹委員(北京銀行董事長) 發展中小銀行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經濟決定金融,金融服務經濟。目前,我國廣大中小銀行的發展仍然不足,在一些不發達經濟區域,金融供給還遠遠不足,對小微企業等經濟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還遠遠不足,還不能有效滿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要求。建議在“十三五”時期,進一步加大對中小銀行發展的支持。比如,探索優化銀行分類監管,創新完善以資產規模、資本實力、管理能力、監管評級以及業務復雜程度等為主要標準、能上能下的動態監管方式,讓各類銀行都擁有“出彩”的機會。這也有利于銀行業打破同質化競爭,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同時,建議中小銀行主動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業態發展的趨勢,充分激發中小金融的深厚潛力和無窮活力,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光明日報記者李慧采訪整理) ●尤小平代表(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 讓企業把更多利潤投入技改與研發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講話,增強了我們的信心。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機會,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將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壯大民企“新動能”。融資難、融資貴,是當前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金融改革的目的,是為大量民間資本和實體經濟中小企業架起一座橋梁。民間資本是一江活水,可以澆灌中小企業。比如浙江,雖然經濟發展很有潛力,但也有短板,如產業結構仍不盡合理。我期待政府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更有突破性、創新性和實效性的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讓企業把更多利潤投入到技術改造與研發中,從而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提升。 (光明日報記者郭超采訪整理) |
相關閱讀:
- [ 03-03]王國慶:民營經濟關系到中國經濟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長
- [ 03-02]王國慶:民營經濟關系到中國經濟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長
- [ 01-24]福州民營經濟活增強 實現增加值1253.07億
- [ 03-06]國家批準建設“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示范區”
- [ 03-04][圖解]宗慶后談民營經濟的新常態與新活力
- [ 02-06]漳州工商聯:調動民營經濟積極性 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 [ 01-26]石獅實施三年計劃 力爭2016年民營經濟增加值達700億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