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買”給中日兩國都上了“社會課”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人到日本“爆買”讓我想起陳年往事。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值改革開放起步,國內不少部門派團赴日考察,我在東京曾多次參與接待和陪同,那時候誰會想到還有“爆買”這個詞呢! 回想當年,我陪同國內客人去參觀三越和西武等大百貨商店,大家都只看不買,而商店的服務員又十分熱情,這不免令人感到尷尬。只看不買的原因是買不起。記得有一次,一位局級干部看錯女上裝的價簽,尾數漏掉一個零,依然驚呼太貴,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物轉星移,如今中國游客在日本“爆買”已成為特有的社會現象。據日本觀光局統計,2015年訪日的中國游客接近500萬人次。近年來,日本“厭華咒華”甚至唱衰中國的論調仍有市場,但日本社會對中國人的購買力又不得不刮目相看。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游客的“爆買”,著實給日本人上了一堂重新認識中國的“社會課”。這堂課主要講的是中日經濟實力變化。中國的GDP規模已是日本的2倍多,人均收入的差距也有明顯縮小。據調查,中國游客“爆買”的原因之一,是認為日本物價便宜。想起昔日中國代表團成員在東京百貨商店只看不買的情景,我不能不產生一種隔世之感。 中國游客在異國他鄉的“爆買”也暴露了中國經濟的諸多問題。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產階層”擴大,消費者在產品質量、安全、品種和購物環境(特別是誠信)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苦于本國市場萎縮的日本企業瞄準中國消費者“錢袋子”之時,如果中國的企業無所作為,那無異于把大好商機拱手讓出。 “爆買”的中國游客雖然并非如日本某些媒體所說的僅限于“富人階層”,但他們的消費能力不能代表多數中國人、特別是農村居民,也是不爭的事實。實際上,中國GDP總量雖超過日本,但人均水平只有日本的1/4。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和社會保險制度的不健全,中國在縮小差距以及消除貧困等方面的任務依然繁重,為此人們期盼“十三五”能為中國經濟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實現新的突破。(作者為馬成三,日本福山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
相關閱讀:
- [ 03-11]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中日關系在改善 但勢頭脆弱
- [ 03-09]王毅:中日關系病根在于日本對華認知出了問題
- [ 03-08]王毅談中日關系:日方應想好把中國當朋友還是敵人
- [ 02-25]程永華談中日關系:努力管控分歧 尊重彼此關切
- [ 01-18]“亞洲校園”試點項目:學生有望獲中日韓學位
- [ 01-03]日媒評2015年中日十大新聞:“爆買”上榜
- [ 12-29]楊益民會見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秘書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