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自衛隊15日試飛新一代國產運輸機C—2,并首次對外公開了機艙內部情況。 日本航空自衛隊當天在位于岐阜縣各務原市的航空自衛隊岐阜基地試飛了C—2運輸機。日本航空自衛隊官員表示,希望能把C—2運輸機作為自衛隊向“西南諸島”投送兵力的主力飛機,并用于海外大規模災害援助等。 C—2運輸機每架造價約為230億日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C—2運輸機全長44米,比現役的C—1運輸機長15米,是日本自衛隊最大的運輸機。C—2運輸機最大載重約為30噸,是C—1的約4倍,可搭載110人、陸上自衛隊的機動戰斗車和輸送防護車等。為了適應長距離飛行,機艙內還配備了床、微波爐和冰箱等。 在載重12噸的情況下,C—2運輸機連續飛行距離約為6500公里。這意味著,這一運輸機從日本起飛,向東可直飛到美國夏威夷,向西可達印度。相比之下,C—1運輸機載重2.6噸時,連續飛行距離僅為1700公里。 同日,日本航空自衛隊還首次對外公開了C—2運輸機的機艙內部情況。照片顯示,機艙內部用奶油色壁紙進行裝修,空間比C—1寬敞。 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防衛省計劃在2016年底前在鳥取縣的軍事基地部署3架C—2運輸機,到2018年年底前增至8架。 C—2運輸機是C—1的后續機型,研發工作始于2001年,原定于2011年完成研發。不過,由于研發過程中多次出現狀況,研發完成日期3次延后。2014年1月,C—2在機體強度試驗中貨物艙門曾出現破損情況。 最終,C—2運輸機的整體研發費用為2643億日元(約合152億元人民幣),比先前預算增加了828億日元(47.6億元人民幣)。 【頻有“新動作”】 日本近期在國產飛機方面頻有“新動作”。今年1月,日本防衛省揭曉了首款日本自行研制的隱形戰斗機。 這架X—2隱形戰斗機的原型機由三菱重工業公司等多家國內企業共同研制,長14.2米,寬9.1米,高4.5米,采用碳纖維制成,可吸收無線電波從而躲避雷達探測。 日本防衛省介紹,X—2隱形戰斗機的研發始于2009財政年度,項目總額大約394億日元(約合22.7億元人民幣),融合了日本企業的最新技術。 據了解,眼下僅有美國、俄羅斯等少數國家擁有制造隱形戰斗機的能力。 二戰結束后,美國禁止戰敗國日本制造飛機。不過,日本航空工業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逐漸恢復,起初是修理美軍戰機,繼而按照許可證制造美國設計的戰機以裝備日本自衛隊。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1月,日本第一款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MRJ完成首次試飛。這是日本在二戰后研制的首款噴氣式“大飛機”,被日本媒體稱為“里程碑式”的成就。(張旌)(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3-17]紐約法拉盛華裔飽受飛機噪音困擾 屢次投訴無果
- [ 03-17]四川疑似戰時美軍飛機殘骸開始清理 發現收音機銘片
- [ 03-16]厄瓜多爾軍方飛機失事 機上22名軍人全部喪生
- [ 03-15]俄羅斯空天部隊首批飛機開始撤離敘利亞
- [ 03-14]霍建華、胡歌合影入選飛機彩繪圖案 獲贊顏值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