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李克強總理描繪的”貿易強國“?
2016-03-17 16:58:28??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海外網3月17日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45741億元,比上年下降7.0%。這樣的轉變如何實現?外貿新動能從哪里來?面對外需持續低迷的嚴峻形勢,我國外貿破局的關鍵是什么?在“中企走出去”大旗下打造中國“品牌”,政府及企業還有哪些功課要做? 結合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及各代表委員的表態,海外網財經對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余淼杰教授,探討我國外貿的轉型升級。余淼杰指出,2015年進出口總額下降,因為我國傳統產品顯性的比較優勢在下降,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中失去了優勢地位。。 外貿破題著力點 供給側和需求側發力 2016年兩會召開期間,海關總署公布了2016年2月份外貿數據,今年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43萬億元,下降15.7%,其中出口數據下滑了20%。創下了2009年5月美國次貸危機以來單月最大降幅,在兩會期間引起了各界關注。 余淼杰認為,2月進出口數據,基本可以反映出2015年總體進出口貿易的大致情況。“其實,因為我國傳統產品顯性的比較優勢在下降,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中失去了優勢地位。”余淼杰說。 當前形勢下,外貿破局的關鍵是什么?余淼杰認為,主要有兩點,第一是供給側,第二是需求側。 余淼杰首先從需求側的角度做了梳理。余淼杰認為,產品賣出去主要靠兩個方式,同質價低或同價質高。從需求側的角度講,中國應該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雙邊談判,如東盟“10+1”自貿區。余淼杰說:“如果中國—東盟“10+1”自貿區能做好,將有利于我國進口更多的中間品或者原材料,這對增加我國進口、減少進口負值有很大幫助,因為進口增加,出口相對也會增加。” 在供給側方面,余淼杰坦言,很多產業里存在有產能過剩的現象,比如鋼筋、水泥等。“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應該是落在資本密集型產業方面。因此必須要去產能、去庫存。” 值得注意的是,余淼杰對于供給側改革中的企業生產率提升給予高度重視。“要鼓勵企業創新,改造技術,開發新產品”,余淼杰說。 多措并舉 外貿轉型升級謀創新 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多措并舉,遏制進出口下滑勢頭,促進外貿創新發展,并鼓勵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 余淼杰表示:“這種新的跨國物流形式有利于解決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種種痛點,鼓勵電商企業走出去。以前的跨境電商模式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隨著我國外貿形勢的變化,企業就應該不斷的創新。” 余淼杰把電子商務解釋為“互聯網+外貿”的形式,他認為這將有利于國外的買家方便迅速地接觸到本公司的產品,等同于開辟了一條新渠道。“也相應地減少了貿易成本,促進貿易的便利化。”余淼杰說。 目前,跨境電商物流依舊存在種種弊端,配送時間長、包裹無法全程追蹤、破損甚至丟包、不支持退換貨或者退換貨困難等。這些痛點或多或少讓企業或消費者望而卻步。 值得注意的是, “海外倉”在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出現。 “海外倉”為何能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余淼杰認為,“海外倉”——在除本國地區的其他國家建立的海外倉庫——這種新的跨國物流形式有利于解決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種種痛點,鼓勵電商企業走出去。余淼杰說,“以前的跨境電商模式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隨著我國外貿形勢的變化,企業應該不斷的創新。” 談到“海外倉”建設對我國外貿局勢的意義,余淼杰認為“海外倉”的設立有助于促進我國的出口。余淼杰說:“從這個角度來講,‘海外倉’的建立對促進我國的出口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創新,也是對促進貿易便利化的重要舉措。” 除跨境電商外和“海外倉”外,余淼杰認為,“一帶一路”戰略對于我國外貿創新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帶一路’主要從貿易廣度和貿易深度兩方面促進新興工業、新興貿易國的開拓。” 余淼杰強調,“陸上絲綢之路在化解過剩產能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特別是鋼筋、水泥以及電解鋁三大產業。海上絲綢之路的新增貿易對于遠洋船只的需求也相對會上升,相應化解了大型船只的過剩產能。” “走出去”、“引進來” 政府企業的全球化戰略 我國是利用外資需求比較大的國家,吸收外資占我國GDP的2%-3%。3月初兩會召開前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2016年商務部將在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方面動更多的腦筋,下更大的力氣。 對此,余淼杰建議,一方面可以降低外資公司收入的所得稅,另一方面國家應積極引導鼓勵外商投資到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綠色環保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升級部門。 在大力吸引外資的同時,我國越來越重視“中企走出去” 戰略,鼓勵企業海外投資。 近幾年來,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力規模下降,中國東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現了“民工荒”的現象。余淼杰建議,可以把我國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轉移到國外。但是余淼杰認為這并不是件輕松的事。“這需要政府和企業同時努力。“余淼杰說,“首先,政府需要對企業提供更多資訊、更多宏觀方面的引導。其次,政府應提供政治、文化方面的培訓,因地制宜,因國制宜。” 在余淼杰看來,企業也要做出不小的努力。“首先企業必須有全球化視野,了解當地的市場,與政府多溝通,擺脫對中間商的依賴,切實提高企業利潤。” 余淼杰認為對于中國品牌建設,“中企走出去”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而且也是大勢所趨。“不再做別人的“‘血汗工廠’,打造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中國品牌才是出路。” 對我國接下來的外貿形勢,余淼杰持謹慎樂觀態度: “我國的供給側改革以及需求側政策落實到位,我預測,2016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可能會上升到4.05萬億至4.10萬億左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