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十三五”的核心理念和最亮眼詞匯
2016-03-20 10:46:21?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責任編輯:林晨 王祥楠 |
分享到:
|
【光明論 專家學者話兩會】 作者: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原副局長白津夫 “‘十三五’的核心理念是強化創新與引領,‘十三五’最亮眼的詞是創新與轉型。” 近日,盤古智庫學術主任委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原副局長白津夫在題為“解讀兩會 聚焦十三五”的主題論壇上如是表示。 為什么“十三五”把創新提到這么高的高度,而且是作為貫穿始終的理念?白津夫認為,這是因為現在世界進入創新大時代,創新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而且是當代中國的最強音。他表示,十八大將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時提出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尤其重要的是,五大發展理念第一位就是創新發展,所以創新是中國時代的最強音。 一個時期以來,面對同樣的經濟環境,各個地區發展報告都出來了,為什么表現出的經濟發展差異如此之大? 第一,同樣的經濟環境下,各地發展報告表現出經濟發展差異很大。白津夫表示,兩會前,我對東中西部做了調研,重慶的經濟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經濟依然保持活躍,超過全國平均增長;東北地區經濟滑落到歷史低點。這一現象的核心問題就在于創新差異。與長三角、珠三角這樣的活躍地區相比,后起的中西部地區都靠發展新的產業、新業態快速跟進,而且其發展也是一直保持超出全國平均水平。“因此,走出經濟的困境唯有一條,就是強化創新驅動、創新引領,這是時代賦予的使命。” 第二,中國創新已經引起世界的關注。早在去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個教授團隊對世界25個國家創新進行了研究,他的判斷是:中國在整個25個國家中創新水平僅僅是20位左右。但是去年底,同樣是美國的一些機構,綜合評估后認為中國各項指標僅次于美國,創新進入第二位。以至于美國另一個機構講了這樣一句話:“真正的中國威脅是創新,中國創新將改變游戲規則。”因而,重新認識中國,首先要對創新給予深刻的認識。所以中國創新,而不僅僅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也會引起世界的關注。 第三,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講,要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如何來強化創新引領的作用呢?總理在政府報告里特別講到“三個一批”:第一個一批,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這就需要更多在精準研究和前瞻研究方面下功夫,政府一定要更有作為。實際上,美國等西方國家政府對研究傾注的力量之大超出我們的想象。第二個“一批”,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主要是打造新的平臺,這對于支持和應用創新有非常明顯的影響。第三個“一批”,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創新主體就是企業,而且要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主體,這是創新的根本。三個“一批”是強化創新引領作用重要的途徑。白津夫強調,還需注意兩個重要的數據,第一,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要達到2.5%。第二,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他回顧說,“十二五”期間,這一數字已經達到55.1%。總理在報告中特別提出,“2020年要邁入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如果能緊緊以創新為龍頭,持之以恒做下去,目標是可期待的。 |
相關閱讀:
- [ 03-18]強化民族復興的精神支撐
- [ 03-18]涵養創新的精氣神
- [ 03-18]環境適宜創新企業自會野蠻生長
- [ 03-17]美媒:為什么西方的高科技創新者在中國造夢?
- [ 03-17]福州自貿片區:體制創新釋放發展活力
- [ 03-16]七位常委到“團組”,釋放中國信心、為改革者撐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