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3月22日電 (記者 朱明宇)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22日稱,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深海機器人“潛龍二號”在西南印度洋通過驗收,未來可正式投入使用。 “潛龍二號”總設計師、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劉健研究員說,西南印度洋脊上的熱液活動區與洋脊、斷裂和火山活動帶密切相關,其分布在洋脊的翼部、斷層崖、深海丘和海底火山高地等處,地形極為復雜。“潛龍二號”的勘探表明,龍旂熱液區試驗海域的海底地形起伏達到1700米。 本次中國大洋第40航次中,1.5噸重的“潛龍二號”表現出穩定的航行能力和避碰控制性能。在執行龍旂熱液區一次下潛探測時,“潛龍二號”完成了30余次規避障礙控制,為安全有效完成探測任務奠定了基礎。 這得益于“潛龍二號”擁有的多項關鍵技術。其在中國首次采用非回轉體立扁形設計和可旋轉推進器布局,增強了潛水器的機動性能,使其在復雜海底地形下有穩定航行和路徑跟蹤能力;首次采用基于前視聲納的避碰控制方法,提高了障礙物的識別能力,實現了復雜海底地形下的避碰控制;首次在中國深海機器人上安裝磁力探測傳感器,解決了磁輻射設備屏蔽、磁探測數據校正處理等難題,實現了近海底高精度磁力探測。 據劉健介紹,“潛龍二號”的重要功能包括采用了測深側掃聲納水下實時信號處理技術,實現了深海近海底高精細地形地貌的快速成圖;裝載CTD、甲烷傳感器、濁度計、氧化還原電位計、磁力儀等探測設備,可探測到熱液活動區的異常情況,為進一步探測熱液活噴口提供依據;裝載高清晰數碼相機,近底航行后光學成像,獲得洋中脊近海底高分辨率照片300余張,拍攝到硫化物、玄武巖及海洋生物等,可幫助確認熱液噴口及礦產資源。 在本次試驗中,“潛龍二號”發現多處熱液異常點,為未來深海硫化物礦區的評估、探測及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劉健表示,研制深海自主水下機器人,對提升中國深遠海資源開發的國際競爭能力,提高中國深遠海資源開發利用規模與水平,具有國家戰略意義。“潛龍二號”在西南印度洋的試驗性應用成功,填補了中國深海硫化物熱液區自主探測技術裝備的空白,將為中國大洋深海資源調查做出更大的貢獻。 “潛龍二號”的全稱為“4500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系統”。其總體目標是通過一套4500米級水下機器人系統平臺,涵蓋熱液異常探測、微地形地貌測量、海底照相和磁力探測等技術,用于多金屬硫化物等深海礦產資源勘探。該項目由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負責,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作為總體技術單位,聯合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研制。(完) |
相關閱讀:
- [ 03-13]潛龍二號總設計師:我們在深海裝備方面的應用太少
- [ 02-18]“潛龍二號”試驗性應用首潛成功 能按規劃路徑航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