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袁國禮)繆某以其經營的上海百銀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為平臺,以高額收益為誘餌,以房地產投資、車輛抵押借款為幌子,非法吸收社會公眾投資近5億元,此后逃往菲律賓。記者昨天從公安部獲悉,涉嫌非法集資的外逃人員近日被押解回國。 據上海警方調查,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間,未經相關金融主管部門許可的繆某,利用其經營的上海百銀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為平臺,打著房地產投資、車輛抵押借款的幌子,以高額收益為誘餌,非法吸收社會公眾投資近5億元,涉及投資人3000余名。案發后,繆某逃往菲律賓。今年3月9日,菲警方根據中方提供的線索,將繆某抓獲。3月12日,公安部“獵狐”行動辦派出工作組將繆某押解回國。 此外,江蘇南京警方偵查發現,從2015年2月以來,時某伙同他人在網上鼓吹公司股票即將在美國上市,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誘騙投資者繳納5000元入門費成為會員,并要求會員必須發展下線,按照發展人員多少確定級別及返利。截至案發,時某等人非法獲利1000多萬元。案發后,時某逃往境外,并在馬來西亞活動。今年3月15日,時某被抓獲,于次日被押解回國。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加強境外追逃追贓工作,根據中央決定部署,公安部今年1月正式成立“境外緝捕工作局”。截至目前已抓獲涉嫌非法集資、傳銷等犯罪案件的外逃人員8名。 |
相關閱讀:
- [ 03-18]福州追回5名外逃人員 連江一外逃局長經勸返歸案
- [ 03-13]最高檢:已遣返、勸返124名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
- [ 02-02]福建警方去年抓回50名外逃經濟嫌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