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五年規劃”(4):五年規劃編制如何借助外腦
2016-03-24 09:37:21??來源:法制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萬名專家參與“十二五”規劃政策研究 大量的研究機構參與了“十二五”規劃的政策研究,堪稱世界最大規模的政策研究,2008年11月6日國家發改委啟動前期課題研究,同一重大題目就包含了8個領域的39個題目。 “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委托形式有兩種,一是直接委托研究,有7個研究機構;二是向全社會進行公開招標,共有60個研究機構選題入選。入選的機構主要是政府下屬的研究機構、學術機構,也有2家獨立協會性質研究機構以及1家跨國企業。國內67個機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1萬多名專家參與研究,充分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最后形成500萬字的研究報告。 在國家發改委組織開展前期重大課題研究的同時,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時也委托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包括國家行政學院以及國外的一些研究機構參與了研究。 研究機構提供的前期課題研究成果,為規劃編制起草所涉及到的重大問題提供了第三方的、專業化的視角,成為規劃編制科學化的重要內容。 由于“十二五”規劃編制的議程已經固定化,這也相當于打開了一個巨大的政策討論機會的窗口,研究機構在這一期間紛紛通過召開論壇、座談會、專題研究等形式展開公共政策討論,形成了一種政策輿論氛圍。例如,2010年的中國發展論壇、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年會等重要的政策討論會都紛紛以“十二五”規劃編制為主題,這一時期形成了大量關于“十二五”規劃的文章。 從參與環節來看,專家的參與主要是在“集思廣益”決策過程的“一頭一尾”環節,中間部分參與比較少。前期的屈群策階段,研究機構提供的研究成果為起草人員提供了思路啟發,和厘清一些問題的認識;在征求意見階段,學者提出修改建議,對規劃的質量進行評估與論證。這兩個環節也是研究機構提出政策建議的活躍期。 |
相關閱讀:
- [ 03-21]中國五年規劃決策有哪四大突出特點
- [ 03-20]多部委負責人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聚焦中國新五年規劃
- [ 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 03-18]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播發 創新驅動首亮五年規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