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志 能力扶技 經濟扶業
2016-03-24 15:42:49?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我們養殖的海島和牛真的挺‘牛’!它們喝啤酒、聽音樂、睡軟床、吃專用料,肉質當然和普通肉牛不一樣!價格自然也高出一大截。”青岡縣蘆河鎮東升村養殖戶高鳳林驕傲地說,他通過與明發和牛有限公司合作養牛,年增收3萬多元。作為青岡縣引進并重點打造的扶貧產業項目,明發和牛有限公司已發展基礎母牛養殖戶5000多戶,其中貧困戶超過50%。2015年,公司又新建7棟大型牛舍,可回收和牛3000頭,促進貧困戶增收1000萬元以上。 項目搭建就業平臺,引導一批批農民成為產業工人,增加了工資收入;項目推進土地流轉,拓展了特色種植和養殖業的發展空間,使一批批農民找到了新的增收途徑。“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在綏化市精準扶貧工作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綏化是一個人口達586萬的農業大市,下轄的10個縣(市、區)中,光貧困縣就有6個。“十二五”期間,綏化市實現減貧22.82萬人,使205個村摘掉了貧困帽子,取得了扶貧攻堅的階段性成果。然而,截至2015年,這個市農村貧困人口尚有35.6萬,貧困村308個,脫貧任務仍然艱巨。 “確保2020年如期脫貧,僅靠常規措施和手段是不夠的。”綏化市市委書記張晶川充滿信心地對記者說,“綏化市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扶貧工作還將繼續創新路徑、提高效率,不斷向精準發力。我們要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塊硬骨頭”。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