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今日開啟對捷克的歷史性訪問:共創美好明天
2016-03-28 06:58:01?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一帶一路”開辟更加廣闊合作空間 去年11月,捷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這標志著兩國將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不斷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一帶一路”旨在打通連接亞歐大陸的經濟走廊,處于歐洲戰略要地的捷克大有可為。 “中捷雙方應該以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政府間諒解備忘錄為重要契機,加強各自發展戰略和愿景的對接,進一步梳理和籌備重大合作項目,爭取早期收獲。”習近平主席指出。 “一帶一路”將開辟兩國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中捷經貿關系始于1950年,經過60多年的發展,捷克已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連續多年成為捷克在歐盟外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兩國以制造業為基礎推進產能合作,帶動金融、通信等領域務實合作,將進一步拉動捷克經濟恢復增長,讓互利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兩國人民。 捷克中國企業家論壇主席托馬斯·胡勒對本報記者說:“捷克企業界對未來捷中合作的前景充滿期待。習主席的訪問對捷克全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將增進兩國企業家之間的信任,推動戰略合作項目的實施。” 捷克—中國經濟合作協會主席拉迪斯拉夫·沙拉爾認為,現在是兩國關系發展最快、成果最多的新階段,相信習主席訪問必將使兩國關系進一步升溫。 中歐擴大合作面臨前所未有機遇 習近平主席訪問捷克的意義遠超過雙邊范疇。捷克是中東歐重要國家,也是歐盟重要成員國,進一步夯實中捷關系基礎,將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 1合作”)以及中歐合作提供有力支撐。 中東歐國家是歐洲的東部門戶,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的國家已有7個。在“16 1合作”框架下,中國與中東歐各國共同決定開啟亞得里亞海、波羅的海、黑海沿岸“三海港區合作”,穩步推進包括匈塞鐵路在內的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 “習近平主席對中東歐國家的第一次訪問具有歷史性意義,將極大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全面合作,推動中國與中東歐合作進入互利共贏的快車道。”波蘭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拉德克·佩費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習主席的訪問將進一步提升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關系,為‘16 1合作’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 歐盟是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與歐方領導人一道,決定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為新時期中歐關系指明了戰略方向。去年,雙方決定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同歐洲投資計劃等發展戰略對接,組建中歐共同投資基金、互聯互通平臺等,中歐擴大合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法國前駐華大使高毅表示,習近平主席兩年前訪問歐盟總部時,已經為歐中關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一帶一路”倡議從長遠看將為歐盟帶來重要機遇與好處。 歐盟門戶新聞網站《歐盟觀察家》報道認為,中東歐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開創了中歐合作的新途徑,將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投資計劃對接的紐帶。 “浩浩蕩蕩奔向莊嚴的布拉格城,洶涌澎湃永不停留向前方。”正像捷克馳名世界的交響詩《伏爾塔瓦河》所吟頌的景象,中捷友好合作的大河,將伴著習近平主席對捷克進行歷史性訪問的東風,奔騰不止,永遠向前,開創兩國、中國—中東歐、中歐關系新的輝煌。 (本報北京、布拉格、巴黎、布魯塞爾3月27日電記者裴廣江、管克江、任彥、李增偉、李永群、吳剛) |
相關閱讀:
- [ 03-27]強黨強軍 習近平為何反復強調這“三氣”
- [ 03-27]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電賀洪秀柱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
- [ 03-27]三個關鍵詞 看懂習近平眼中的“十三五”發展
- [ 03-27]習近平:“雙控行動”是一項硬措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