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捷友誼大使:中捷關系發展駛入快車道
布拉格薈萃各式歐洲建筑
說到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就不能不提旅游。2015年,到捷克旅游的中國游客總數突破3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科佩茨基說,捷克的城市比如布拉格、沒有在二戰中受到損毀,大家都知道布拉格城內有歐洲各個時代不同風格的代表性建筑。
布拉格是全球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在捷克工作生活多年的霍玉珍介紹說,對于這點,其實捷克人還有一句自嘲的話,可以說是笑中帶淚。
“千塔之城”布拉格(記者張加寧攝于布拉格查理大橋塔頂)
霍玉珍說:“他們說我們以犧牲民族尊嚴來換得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是指當年打仗的時候他們往往為了保存這些文化遺產,都投降。因此沒有被打爛打壞,就保存下來了。在加入申根區之前,有記載捷克自己的國民有一千萬,但是每年到這個國家來旅游的人超過一億,也就是說十倍。它以前叫百塔之城,我們在學生時代也很淘氣,就是站在高頂上去數,就只是哥特式的塔尖我們當時就數了有三四百個,所以也有人叫布拉格‘千塔之城’。”
此訪也是習近平主席對中東歐國家首訪和今年對歐洲國家的首訪,談到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和“一帶一路”合作,科佩茨基認為兩者互補性很強:“‘一帶一路’建設和‘16+1合作’這兩者非常互補互利,比如說中匈塞鐵路這樣的項目,就是兩者都需要的。捷克也認為“16+1合作”對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是非常有益的補充。”
霍玉珍也認為,16個中東歐國家雖然個體體量較小,但如果連在一起做成地區合作,將非常有助于整體發展。整個“一帶一路”60多個國家當中,這16個國家全部在它的線上,因此我們說“16+1”與“一帶一路”對接非常有條件,而且也適合這樣的對接,因為它是很方便的,合作的平臺比以前更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