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拳頭” 但戴莊不是趙亞夫退休前在白兔、茅山等鎮創造輝煌戰績的簡單重復。退休后留守最窮村,他還有另一層隱痛。 猶記退休前一年,白兔鎮新來了一位鎮黨委副書記,無意間聽到一群村干部議論,“那些跟著趙亞夫的農民眼下都發財了,咱們這幫跟著黨委走的,還是老樣子”。 這不是夸趙亞夫嗎?鎮黨委副書記趕緊把這話傳給趙亞夫。 老趙咀嚼再三,五味雜陳,“這究竟是表揚還是批評我呢?” 他總結過往,在白兔、茅山等鎮,他依靠科技,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培養示范戶,這是經驗。 但教訓更大。他特地調研,白兔鎮蓋起新樓的模范戶不斷出現,但仍有20%的貧困戶原地不動,被拉大的貧富差異尤顯刺眼。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集體經濟依然很窮,村干部講話沒人聽,村公共事務搞不起來?!安葺畼恰崩镅b潢高檔,出門便見污水橫流。 農村何以能不一盤散沙?農業何以能高效可持續?農民脫貧何以能“一個都不少”?趙亞夫有太多感觸。 他覺得,工商資本下鄉不大靠譜。動輒幾千畝,覆蓋一兩個村,農民得土地流轉費外加“職業農民”收入,貌似見效快,但各種農業補貼補不到農民頭上,農民被排除在主體之外。 “譬如這些年,農業機械化發展迅猛,國家農機補貼在50%以上。蘇錫常一些老板,一買20臺農機,補貼到手,交通費又便宜,雇了20名操作手,一年到頭從南開到北,老板在家坐收漁利。”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趙亞夫多次指出,“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民是弱勢群體,市場若完全放任,會縱容弱肉強食”。 而他的解決之道,是鼓勵農民握緊“拳頭”,來抗衡各種“大腿”。 他告訴記者:“如果我們走合作社道路,各種農業補貼就補給了合作社,由合作社再來跟老板合作;農民入股合作社,按勞動成果分配,農民便不再是打工者;生產資料由合作社采購,10來戶人家合買一臺收割機,機收費就能便宜許多,農民可以先用再結算;最關鍵是,農村真正的帶頭人,要放在支部書記、黨委班子等最基層干部身上!” 江蘇省首個綜合型社區農業合作社——戴莊有機農業合作社,就是趙亞夫深刻總結那句“看似夸獎實則批評”的話之后組建的。通過民主程序,村黨支部、村委會主要成員和村民代表組成了合作社理事會,吸引全村90%的農戶參加,趙亞夫則欣欣然,擔任“不領一分錢的顧問”。 如果退休前,他致力于為農民解決生產力問題,那么退休后,他則幫農民厘清了生產關系。 這一次,他特別在意村里20余貧困戶。低保戶張乃成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幫忙墊付生產成本,2年下來,張乃成不僅還清欠款,還蓋起新房。 這一次,趙亞夫研究起合作社這個“拳頭”如何繞過中間商的問題,合作社畢竟是經濟主體,從地頭到餐桌的直銷模式,消費者都認;這一次,趙亞夫發現,戴莊村干部揚眉吐氣了,集體經濟從負債80萬元躍升至固定資產千萬元,有錢有村貌,辦啥事都不難。 再對比一下跟句容本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兄弟縣,趙亞夫更自信破題成功了。那兄弟縣有點“偏科”,多抓工業大發展,農村卻荒涼。而句容,越來越像30多年前他所見的日本渥美半島,滿崗滿坡瓜果蔬菜,一年四季泛著不同顏色。 城市像歐洲,農村再不是非洲。 |
相關閱讀:
- [ 01-06]廈門14名同志任前公示 其中兩人擬提任副廳級領導
- [ 12-17]福建高考加分政策確定|落馬副廳曾多次請求提供懺悔書樣本供抄寫
- [ 12-17]廈兩干部擬提任“正廳” 另有一人擬提任“副廳”
- [ 11-17]26歲男子裝“副廳級干部”行騙 2名同性戀人被騙
- [ 11-17]26歲男子裝“副廳級干部”行騙 2名同性戀人被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