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夸大宣傳成行業潛規則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程說,目前,車企一般會公告純電動汽車工況續航里程,這是基于城市道路、市郊道路的綜合考量,以及等速續航里程的一種理想化工況,往往與實際有不小差距。記者發現,不少車企在宣傳中,都高調突出理論上能達到、但實際上很難實現的“續航里程最高值”。 例如,比亞迪在北京的一則廣告中稱某電動車型“續航里程400公里,能繞著五環跑四圈”;騰勢在其官網“車型特色”一欄中顯示“300公里續航能力,超凡卓越”;北汽新能源在其網站上對其EV200車型介紹稱,“200-260公里,超長續航,遠行無憂”。這些廣告均沒有說明車輛在不同季節的性能差異。 記者撥打江淮、騰勢、知豆、特斯拉等廠家客服熱線,工作人員均以介紹單一續航里程數字為主,個別的會將工況續航里程和等速續航里程做簡單說明。在汽車經銷商4S店內,夸大宣傳的海報和標志隨處可見。雖然銷售人員一般會提到“冬季續航里程下降”“很難跑到宣傳里程”等情況,但具體原因解釋也很隨意、模糊。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認為,車企不應該把理想化的續航里程數值向消費者推廣,“根據廣告法等法律,廠家不能把極端情況下得到的數字拿來誤導消費者”。 現行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也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巫小波表示,企業應依法對其產品性能做明示和承諾,同時依照相關法律承擔明示的責任。他說,新能源汽車發展很快,很多標準體系都需要完善,特別是涉及廠家標注續航里程和各種極端工況下實際續航里程之間誤差認定的標準目前還未出臺。 |
相關閱讀:
- [ 03-28]福州創建“公交都市” 今年新增250輛新能源公交
- [ 03-26]中國新能源車推廣由南向北迎“春暖花開”
- [ 03-23]新能源車騙補性質無異于詐騙
- [ 03-22]工信部回應新能源車騙補:已經補的錢一定要扣回來
- [ 03-22]工信部回應新能源車騙補:已經補的錢一定要扣回
- [ 03-18]新能源汽車或繼續享受優惠政策 銷售淡季中受關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