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看似不起眼的土地信息讓沉寂的“90/70”再度站在聚光燈前。北京市國土局掛牌的兩宗昌平區南邵鎮土地公告中明確指出,除建設保障房之外,該地塊上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所占比重需達到70%以上。業內專家表示,增加中小套型的供應,有利于緩解市場目前房價上漲壓力,有效抑制高價地現象。 9070政策重現昌平地塊 3月31日,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掛出三宗地塊出讓信息,一宗位于大興區黃村鎮興華大街。另外兩宗位于昌平區南邵鎮,預期成交時間都將在2016年5月5日。三宗地塊總起始價為56.6億元,這距離北京市國土局上一次推地已過去了70天。 值得注意的是,兩宗位于昌平區南邵鎮地塊在掛牌文件的第五條,明確要求:“本次掛牌出讓宗地除建設保障性住房外的剩余居住規模中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所占比重需達到70%以上。” 這則條款昨天在地產圈引發廣泛熱議,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分析稱,3月底北京土儲中心網站掛出兩宗位于昌平南邵鎮的住宅用地,標志沉寂已久的“9070”政策又重新被列入購地條款當中。 所謂“9070”政策,是指2006年為調控樓市過快上漲,政府出臺“國六條”調控樓市,其中就新建住房結構比例做出的規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新建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 在全國樓市去庫存壓力加大背景下,去年以來,一些省市明確取消了住房供應套型指標限制。2015年住建部把優化住房及用地供應結構,作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各地可以合理安排住房用地供應規模,促進用地結構調整,優化住房供應套型。曾經用于限制大戶型高總價住宅的“9070”政策曾一度被認為已經消失。 不過,隨著一線城市土地成本的攀升使得住宅市場開始向著“單價高、面積大”的高端方向轉化。中小戶型不足成為樓市的矛盾,消失已久的“9070”政策又重新被列入購地條款當中。 |
相關閱讀:
- [ 03-31]清明祭祀品亮瞎眼:金條金卡還有土地使用證
- [ 03-31]巴勒斯坦紀念“土地日”
- [ 03-30]薌城:芝山公園二期改造項目加快土地平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