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賈玥) 3月3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中共中央紀委對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力夫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記者據公開消息統計,包括張力夫在內,2016年前3個月,中紀委完成對10名中管干部嚴重違紀問題的立案審查,并將其中7名涉嫌犯罪的官員移送至司法機關處理。其他9名官員是:呂錫文、張樂斌、鄧崎琳、艾寶俊、周來振、司獻民、蓋如垠、魏宏和賀家鐵。
記者發現,從立案調查時長看,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縮短。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曾解釋說,調查時間遞減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央紀委紀律審查理念的轉變。從違紀情形看,有9名官員存在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其中又以對抗組織審查最為普遍。
調查時間:鄧崎琳耗時4個多月用時最長
除未被“雙開”的魏宏、賀家鐵和張力夫外,從案件被曝光到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其他7名官員平均用時兩個半月。
其中,用時最長的是武鋼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鄧崎琳。2015年8月29日其案曝光,2016年1月8日調查終結,前后耗時4個多月;用時最短的是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北京市委原副書記呂錫文,中紀委用了不到兩個月便對外公布了調查結論。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第三十九條對紀檢機關查辦案件用時做出規定:案件調查的時限為三個月,必要時可延長一個月。案情重大或復雜的案件,在延長期內仍不能查結的,可報經立案機關批準后延長調查時間。
如果對比去年同期情況會發現,中紀委立案審查的時間有所縮短。2015年第一季度,中紀委對11名省部級官員嚴重違紀問題的立案審查平均用時4個多月,其中對山西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杜善學的調查更是持續了8個月之久。
“調查時間遞減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央紀委紀律審查理念的轉變。”今年初,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指出,過去查辦案件總想著“吃干榨盡”,直接把人送上法庭,結果曠日持久、一拖再拖。現在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縮短時間,把違反紀律的主要問題查清后,涉嫌犯罪可以及時移送司法機關繼續依法查處。
9人違反政治紀律 對抗組織審查最普遍
依照中紀委的公開通報,除張力夫外,其他官員均違反了政治紀律。其中,對抗組織審查最為普遍,有7人有此行為。
呂錫文違反政治紀律的情形最為嚴重。除對抗組織審查外,在通報中,她還被指妄議中央大政方針,長期搞團團伙伙。
在違反組織紀律方面,有7人沒有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違規選拔任用干部也是“重災區”,上海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中國民用航空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周來振以及鄧崎琳都曾利用職務便利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
經立案審查后,中紀委將鄧崎琳、司獻民、艾寶俊、呂錫文、張樂斌、周來振和蓋如垠7人移送至司法機關處理。他們均違反了廉潔紀律有關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7人的違紀過程中,有6人的親屬牽涉其中:有的直接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有的縱容、默許其子在其管轄區域內從事經營活動,還有的其子女代為收受財物。
“身邊人涉腐”現象并不少見。前述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文章透露的數字顯示,2015年被查的省部級官員中,有62%的領導干部違紀涉及親屬。文章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要重視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把它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比例高
在通報中,中紀委也對于上述10名高官嚴重違紀的情形做出定性描述。
其中,鄧崎琳、司獻民、艾寶俊、呂錫文、周來振、張樂斌、蓋如垠7人被指“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除鄧崎琳外,其余6人還被指“在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比例頗高。
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中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今年將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領導干部。
此外,魏宏、賀家鐵、張力夫3人并未被中紀委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這3人中,四川省原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違紀的情形較為嚴重。在定性時,中紀委在通報中指其“性質惡劣、情節嚴重”,而對于其他兩人未有此描述。魏宏被撤銷黨內職務,并被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
【記者觀察】中紀委周末“放大招”習慣改變
十八大以來,在中紀委公布的“老虎”落馬時間上,有媒體總結:周末“打虎”成為一種常態。
而從今年的“打虎”情況來看,這一周末“放大招”的習慣或已發生改變。一季度,新增11名被查省部級官員。記者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中紀委在周二、周三、周四發布“打虎”信息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4天,且分布較為平均。
另從一季度已通報的10人立案審查結果的時間來看,也多為“周二、周三見”。在這些人中,有4人在周二公布,3人在周三公布,2人在周四公布,1人在周五公布。
中午12點前是立案審查結果公布相對集中的時間段。對鄧崎琳、艾寶俊、周來振、司獻民和呂錫文5人的“雙開”通報,都是在11:25-12:05這一時間段內對外公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