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為期一天、以“農用無人機先進技術及市場空間探究”為主題的2016首屆中國農用無人機創新論壇在京舉行。來自農業部、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高等院校、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植保無人機龍頭企業等單位的官員、專業學者、負責人約100多人,就農用無人機技術、市場盈利空間、政策支持等內容進行了交流,從理論到實踐層面共同探討我國農用無人機的技術、發展趨勢和未來市場前景。 隨著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以農用無人機、物聯網、移動互聯、3S等信息技術及智能農業裝備為核心的智慧農業,在我國農業生產領域應用已日漸深入。 我國農業有害生物年發生面積約70多億畝次,防治面積達86億畝次,其中90%以上的防治依靠農藥來完成。在這一方面,無人機將發揮巨大作用。植保無人機的服務需求也越來越明顯。 據介紹,1987年,日本最先研制成功無人直升機用于噴灑農藥,目前該國已擁有2346架農用無人機。2010年以來,無人機植保作業在我國逐漸興起。 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無人機研發生產企業已超過400家,其中,生產植保無人機的企業超過100家。植保無人機保有量已達2324架,總作業面積達1152.8萬畝次。 據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藥與藥械處副處長郭永旺透露,今年,我國植保無人機的數量將首次超過日本。 目前,國內應用的植保無人機型號發展較快。農藥噴灑無人機已在包括水稻、小麥、玉米、甘蔗、果樹和棉花等多種作物上大量使用。實際效果證明,無人機施藥作業已經達到實用水平,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市場上升空間巨大。(楊鐵虎) |
相關閱讀:
- [ 03-31]無人機抓拍高速路交通違法? 榕交警:沒這回事
- [ 03-29]美媒:中國對日本無人機不屑一顧 或爆無人機戰爭
- [ 03-18]韓擬討論空域規劃方向 準備迎接無人機商用時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