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將做些啥實驗 雖然天宮一號、天宮二號都屬于空間實驗室,但后者更為正規,或者說天宮二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高級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顧逸東認為,天宮一號開創性地突破了交會對接技術、組合體管控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先期技術驗證,在天宮二號上,這些成熟技術將被用來開展包括空間科學和應用的實驗。 需要說明的是,天宮二號將成我國最忙碌的空間實驗室,各類計劃的實驗項目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4項,涉及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其中兩項有駐留30天的航天員直接參與操作,一項為國際合作。這些項目中,大多是當前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領域。 比如,天宮二號將搭載全球第一臺冷原子鐘進入太空,并進行相關實驗。利用太空微重力條件,這臺冷原子鐘的穩定度將高達10的負16次方,可以將航天器自主守時精度提高兩個數量級,能大幅提高如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導航精度。 比如,試驗從太空分發量子密鑰。密鑰分發是實現“無條件”安全的量子通信的關鍵步驟。量子是微觀物理世界里不可分割的基本個體。由于作為信息載體的單光子具有不可分割、量子狀態不可克隆等特性,密鑰分發可以抵御任何形式的竊聽,進而保證用其加密的內容不可破譯。從原理上來說,這種通信方式就是無條件安全的。 目前,全長2000多公里的“京滬干線”大尺度光纖量子通信骨干網正在收尾,將在今年下半年建成;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有望在7月發射。屆時,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的雛形將會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天宮二號可以扮演量子衛星中轉的角色,實驗遠距離量子通信,讓信息在地面城市與太空構筑的范圍內實現“無條件”的安全傳輸。 此外,天宮二號還選擇了水稻和擬南芥,計劃進行‘從種子到種子’的植物全生育發展過程實驗;搭載中國科學院與瑞士日內瓦大學聯合研制的伽馬暴探測設備,測量宇宙的伽馬暴射線和散射狀態,從而研究揭示宇宙結構、起源、演化等問題。 |
相關閱讀:
- [ 06-24]見證首次太空授課 民眾科學熱情爆棚
- [ 06-20]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圓滿結束 民眾網友“意猶未盡”
- [ 11-03]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
- [ 11-03]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
- [ 11-03]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
- [ 10-17]海西驕子:“天宮一號”背后的德化人
- [ 09-30]“天宮一號”發射圓滿成功
- [ 09-30]浩瀚太空迎來第一座“中國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