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引領國際核安全合作”
2016-04-03 22:02:07?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李霖 趙舒文 |
分享到:
|
峰會成果有目共睹 為期兩天的第四屆核安全峰會閉幕后,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記者會上盤點了過去6年來核安全峰會在加強核安全、減少核恐怖主義威脅方面取得的具體成果。他說,通過共同的努力,國際社會從核設施里清除了最危險的材料,“加上日本今天的聲明,我們清除或是保障了30個國家50多個核設施里的高濃鈾和钚,總共達到3.8噸。這些足以制造150多枚核武器的材料,將永遠不會落入恐怖分子的手上”。奧巴馬表示,參加核安全進程的50多個國家都加強了他們的核設施以及核儲存地的安全。 此外,奧巴馬還提到設立促進核安全與培訓中心,加強核設施防御能力以抵抗網絡襲擊,美國與伙伴在300多個邊境口岸安裝放射性材料檢測儀,以及加強有關核安全的國際條約與伙伴關系等內容。 保障核安全任重道遠 此次核安全峰會成果不少,但是保障核安全仍任重道遠,邁向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路途漫漫。 奧巴馬承認,一些國家所擁有的核武器、核燃料數量有增無減,嚴防恐怖分子和其他一些人使用核武器的努力還遠未完結,世界上還有很多核材料需要加以保護。 在美國,盡管奧巴馬認為國際社會與伊朗達成的核問題協議是“巨大的成功”,但美共和黨及一些組織卻批評該協議,反對解除對伊制裁。而就國際層面而言,一些重要國家領導人缺席此次峰會則說明了在防止核攻擊問題上世界還缺乏團結。來美出席核安全峰會的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稱,1968年簽署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任務仍未完成,“21世紀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核恐怖主義的威脅以及核材料、放射性材料的非法販運,世界‘淪為’更加危險和難以預測的核時代。消除戰爭是人類文明的最艱巨任務,但別無選擇”。 (光明日報華盛頓4月2日電 光明日報駐華盛頓記者 韓顯陽)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